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抢救性保护舌尖上的文化遗迹——震后羌族文化保护和发展侧记
2009-09-07

新华网成都9月6日电 题:抢救性保护舌尖上的文化遗迹——震后羌族文化保护和发展侧记

新华社记者肖思思、侯大伟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利用“灾后重建”为契机,全面整合各方力量,抢救性保护和发展深受地震损毁的羌族文化。

在四川省,汶川、茂县、理县、北川是羌族同胞集中聚居的地方,羌族人口大约有20万人。在去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恰恰是这些地区。

在汶川县城岷江西岸的南部高山上,记者绕行10多公里的山路,才来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布瓦羌寨。

“羌语我不会说喽!媳妇可能还会一点点。”在汶川县布瓦村,59岁的村民朱德富笑着用四川话对记者说。在汶川的萝卜寨、布瓦村等羌寨,村民们使用最多的语言还是四川话。

羌族是一个没有文字、仅有语言的民族,羌文化可以说是“保留在羌民舌尖上的文化遗迹”。目前,懂得羌族语言的人越来越少。

汶川县委办下派威州镇布瓦村的干部喻定春介绍,在布瓦村共有500余村民,其中像朱德富一样不会说羌语的村民,已经达到了九成以上。“如果再不好好把羌族的语言‘拾’回来,它很难逃避消失的命运。” 喻定春忧虑地对记者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一篇:新中国成立60年教育科技事业发展回眸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抢救性保护舌尖上的文化遗迹——震后羌族文
    ·新中国成立60年教育科技事业发展回眸
    ·“扫盲”字眼的消失:一个落后时代的远去
    ·1978年:伟大的转折
    ·22年间中国义务教育完成“四级跳”
    ·科技体制改革助推我国科技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发动机”
    ·内蒙古教育系统全面试行《学校甲型H1N1流感
    ·人民英模:邓恩铭
    ·河北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纪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