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汽车60年:从“自行车王国”到全球最大新车市场
2009-09-07

新华网上海9月6日电(记者 陆文军)从昔日西方人眼中的“自行车王国”,到如今超越日、美成为全球最大新车消费市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正在以超越想象力的速度成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

汽车改变了中国。而中国人60年来的“车生活”之变,也正承载和折射着13亿中国人奔向城市化和小康生活的幸福变迁。

80年代,中国在西方人的眼中有个“外号”——“自行车王国”。国产“飞鸽牌”自行车还作为“国礼”,送给外国元首。在上海浦东一家医院工作的严国洲至今难以忘记,他们结婚时,一跺脚给新家添了一部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赢得了街坊邻居们羡慕的眼光。

上世纪70年代,全中国结婚的青年人都流行购买“老三件”,也就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那时候有辆自行车可不得了,跟现在买辆奔驰、宝马差不多”,严先生回忆道,对这部稀罕之极的自行车,他呵护备至,每天下班都要把自行车的钢圈擦得锃亮。

改革开放迅速而彻底地改变了中国人的“车生活”。新中国成立初期,城镇居民出行主要靠步行。上世纪80年代,城镇居民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和公交车;进入90年代后,摩托车迅速普及。2000年以后,随着汽车工业迅猛发展、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汽车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有辆车没什么可稀罕的,很多家庭都已经开始考虑购买第二、第三辆车了。现在上海哪个小区里没有停车难的问题?”严先生笑言,今非昔比,如今他家里已经有两部私家车,自行车也换成了运动风格十足的登山车,不是代步工具,却成了偶尔出去锻炼身体的运动器械。

“30年前结婚时梦想一部永久自行车,20年前梦想一辆摩托车,15年前梦想一部夏利”。与共和国同龄的私企老板江先生感慨地说,“那时候,谁能预料到今天我已经坐上了奔驰最高级的S级轿车?”。

1971年,江先生用100多块钱买了一辆“永久”自行车,花了自己将近一年的工资。“那时,名牌自行车还要凭票购买呢”。

在蹬着脚踏车上下班16年后,1987年,江先生抓住了全国企业改制的浪潮,承包经营了一家亏损的国有企业,并迅速将其扭亏为盈。那一年,江先生开上了生平第一辆“豪车”——价值十多万元的上海牌轿车。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一篇:大别山:红军摇篮 将军故乡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中国汽车60年:从“自行车王国”到全球最大
    ·大别山:红军摇篮 将军故乡
    ·浙江应用铁强化酱油控制人群铁缺乏和缺铁性
    ·清华大学启动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 培养高
    ·我国近10年已投入近万亿元用于生态建设和环
    ·贵州:农民"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愿
    ·陈光标在“全国十大公益之星”表彰大会上发
    ·河南信阳发生两起学校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疫
    ·七省区市将启动首都国庆安保工作“护城河工
    ·辽宁葫芦岛市6名党员干部操办子女升学宴被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