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9月9日,市民从北京国家图书馆百年纪念花坛前走过。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9月9日拍摄的北京国家图书馆二期新馆中文图书阅览室。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华网北京9月9日电 题: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面向世界——国图百年之际访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
记者 廖翊
100年前,1909年9月9日,清廷批准军机大臣、学部尚书张之洞奏请,筹建京师图书馆。1912年,京师图书馆开馆。1928年,改称国立北平图书馆。新中国成立后,易名北京图书馆。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
今年9月9日,国家图书馆迎来建馆100周年。
“这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一百年来,国家图书馆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国图百年庆典之际,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国弱馆弱——令人慨叹的起步
“作为国图的前身,京师图书馆1909年开始筹建,1912年正式开馆。当时可谓居无定所,暂时在什刹海广化寺栖身,既偏僻又潮湿。只能藏藏书,很难提供阅读服务。1931年,合并后的京师图书馆和北平图书馆落户北海,有了固定馆址,结束了长达20年居无定所的历史。但是,好景不长,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图书馆被迫南迁,从北平迁到长沙,再从长沙迁到云南。一大批的善本书转移到了上海租界,又辗转到了美国。这些善本一部分历经劫难,一部分回到了南京,一部分则转到了台湾。在国难年代,文献的保存、保护都受到极大影响和威胁。”回忆至此,詹福瑞馆长极为感慨。
“但是,在那个年代,包括梁启超、鲁迅在内的很多人士为图书馆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通过捐赠、寄存、购买等方式入藏了文津阁四库全书等珍品典藏,形成了国图很好的馆藏基础。” [1] [2] [3] [4] [5]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