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朝阳首届国际化石节隆重举行 |
2009-09-15 |
|
人民网2009年9月14日电(郑少忠)中国·朝阳首届国际化石节9月12日至13日在辽宁朝阳市隆重举行。据悉,这是我国第一个以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和利用为主题的节庆活动。
朝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东晋十六国时期是前燕、后燕、北燕王朝的百年国都,南北朝、隋唐、辽金元时期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出土文物占全省1/3以上。1980年代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发现,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随后朝阳境内大量古生物化石的相继发现,震惊了国内外古生物学界,朝阳因此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生物化石宝库。
朝阳地处远古地质年代热河生物群的中心地带。自1980年代末发现首枚鸟化石以来,朝阳市境内的北票、凌源、朝阳县和龙城区陆续出土了多种珍贵的鸟类化石,鸟化石产地以北票上园炒米甸村周围40多平方公里中生代含鸟化石层湖相盆地遗迹最为典型,这里发育有千米以上陆相地层,为世界独一无二,已出土各种鸟化石1000多枚,几乎占据整个辽西中生代鸟化石16属20种中的大多数。目前朝阳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有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恐龙、翼龙、哺乳类等,约90多属110多种;发现的无脊椎动物化石有腹足类、双壳类、虾类、叶肢介类、介形类、昆虫类和蜘蛛类等,约100多属150多种;发现的植物化石有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约50多属70多种。这些化石发现,几乎囊括了中生代向新生代过渡的所有生物门类,其中早期鸟类、带毛恐龙、原始哺乳动物、早期被子植物构成了20世纪古生物学的重大发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来朝发掘、考察、研究的中外专家们认为,辽西生物群在种类、数量和保存的精美性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世界上著名的德国索伦霍芬含始祖鸟的生物群,为研究早期鸟类及其他生物生理习性和恢复古环境提供了罕见的证据。这一区域在世界古生物研究史上创造了6个世界之最,即年代最早、鸟化石最多、属种最多、密度最大、含鸟化石层最多,未知领域最广,是一部内容丰富、无与伦比的古生物及地学研究教科书。美国古生物学家奥斯特罗姆说:“世界上没有其它地方在如此关键的时间,保存如此完好的、如此多的化石群落!”美国古生物学家马丁说:“我们对早期鸟类演化的了解,真正革命性的变化,发生在中国最近的5年中。……它们的出现改写了鸟类进化的历史。”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王元青说:“热河生物群代表了地球中生代生物更替的全过程,也是新生代生态体系的摇篮。据他介绍,有关热河生物群化石的研究,中国古生物学家短短5年内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自然》和《科学》上发表了14篇论文,这在中国自然科学界是绝无仅有的。
朝阳古生物化石的发现与研究,为诸多理论研究,如鸟类的起源、飞行起源、羽毛起源、被子植物起源等提供了关键性证据,同时对生物演化的一些传统观点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把全世界古生物学家的目光从德国的索伦霍芬引向中国的辽西朝阳。朝阳一跃成为国际古生物研究的前沿。 tujian.org
朝阳市委、市政府举办中国朝阳首届国际化石节暨庆祝朝阳建市50周年活动,旨在展示朝阳独具特色的优势、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特有的文化魅力,全面宣传朝阳、展示朝阳、推介朝阳,提高朝阳的美誉度和开放度,打造朝阳文化品牌,让世界了解朝阳、让朝阳走向世界。化石节期间将集中推出八大系列活动。其核心活动是朝阳古生物国际学术,由朝阳市政府和辽宁省国土厅共同主办,目的是进一步推动朝阳古生物化石学术研究,促进国际科学交流与合作。美、德、英、俄、日、韩、加拿大、蒙古、印度、巴西、罗马尼亚、法国及中国等13个国家近百名古生物学者专家与会,其中有国际著名古植物学家、美国科学院迪尔切院士,著名恐龙学家、蒙古科学院巴尔斯波特院士,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孙革、董枝明、侯连海、季强等。本次国际学术会议将作5个主题报告、12个专题报告,提交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论文摘要集1部。研讨内容涉及鸟类起源、恐龙及离龙类演化、被子植物起源、古昆虫与有花植物的协同进化、热河生物群古生态环境等诸多国际前沿研究领域。与会学者还将实地参观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朝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并赴北票化石保护区做野外考察。
化石节期间还将举办颇具规模的朝阳建市50周年成就展览、“乐在朝阳”龙舟大赛、“和谐朝阳”焰火晚会、“朝阳五十年巨变”书法美术摄影展等,在短短几天内集中了相当多的看点,可让本地民众一饱眼福。朝阳市力求弘扬自身优势,建设辽冀蒙三边地区最具活力的工业强市、商贸名城、文化新都和旅游胜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