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峡工地鸟瞰(摄于2008年10月28日)。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典中国·辉煌60年)三峡工程,世界治水史上的一座丰碑
新华网宜昌9月15日电(记者江时强、吴植、皮曙初)建设三峡工程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中国三峡总公司的精心组织和数万名建设者17年的不懈努力,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的主体工程今年将全部建成。
三峡工程堪称世界治水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骨干工程,拥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和生态等巨大综合效益,关乎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工程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面临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世界级难题,勤劳勇敢的中国人通过管理、技术创新,坚持质量第一,力争将其建成国际一流的精品工程。
防洪发电综合效益巨大
三峡工程的首要功能是防洪。工程建成后,可使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2300多万亩农田、1500多万群众得到进一步保护。目前,三峡水库防洪库容已达221亿立方米,并开始发挥拦洪调峰作用,中游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了近百年一遇,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体系初步形成。即便遇到“千年一遇”的大洪水,三峡工程也能配合下游荆江分蓄洪工程,避免荆江地区发生毁灭性洪水灾害。
三峡工程将来势汹汹的洪水拦蓄起来,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我国已形成完整系统的三峡输变电工程,建成连接华中、华东、川渝和广东的三峡电网,有力推进了全国电网的联网进程。
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说,三峡电站自2003年首台机组发电以来,已累计发电约3400亿千瓦时,预计今年底可达3700亿千瓦时。由于其巨大的节能减排作用,三峡工程被世界著名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列入世界十大可再生能源工程。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提高,结束了“自古川江不夜航”的历史,改善了湖北宜昌至重庆段660公里的水运条件,万吨级船队可直抵重庆港,长江中上游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此外,三峡水库每年枯水季节利用蓄积的水量为下游补水,可提高中下游通航能力,保障沿江工农业用水。
自主创新突破世界难题
三峡工程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面临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世界级难题,涉及水文、气象、地质、水工、泥沙、航运、生态环境、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电力系统以及综合国民经济评价等专业领域,决定了三峡工程建设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至2008年底,三峡工程形成的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0多项,专利700多项,建立工程质量和技术标准100多项,同时创造了100多项世界之最。
三峡工程70万千瓦巨型机组国产化战略的成功,使我国水电重大装备制造业用7年时间实现了30年的跨越,进入世界领先水平。工程建设过程中,在导截流及围堰技术、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船闸高边坡的开挖和支护等关键技术问题上均取得重大突破。三峡工程两次成功截断长江,截流的综合难度在世界截流史上罕见,标志着我国河道截流技术已跻身世界领先地位。 tuji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