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科研机构加紧研发“物联网”技术
2009-09-21

新华网南京9月21日电(记者蔡玉高、刘巍巍)只要轻轻一按按钮,所在区域的大气压、湿度等信息就会通过传感器实时进入计算机系统;家里煤气泄露了,传感器会将这一信息发送到手机上;农业专家坐在家里就能实时获得某块农田的土壤指标……“物联网”技术将使得这些成为可能。

记者21日从正在举行的中国·江苏第二届产学研成果展示洽谈会上了解到,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中国科研单位,目前正加紧研发“物联网”技术,以迎接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

“物联网”也叫传感网,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比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能够远程感知和控制,并与现有的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加智慧的生产生活体系。

“‘物联网’前景非常广阔,它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电工电子示范中心主任赵国安告诉记者,他们中心从事“物联网”研究近4年,目前已经自主研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平台,包括具有自组网特性无线传感器节点、数据存储和数据远程访问终端等。“物联网”技术的革命之处在于,通过传感器等技术手段,网络将进一步成为物体与物体沟通、人与物体沟通的工具。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在我们的平台上进行了高寒地区生态环境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示范实验。”赵国安介绍,他们自主研制的“物联网”技术已经应用于水产养殖基地环境监控系统、仓库环境监测系统、道路交通监测系统、农田环境监测和远程专家指导系统、高校科研开发平台中。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是中国最早从事“物联网”技术开发的科研机构之一。去年11月,该所与无锡市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在无锡高新区成立一个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中心。目前双方在江苏省支持下,正制定“感知中国”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和产业规划,力争建成引领中国传感网技术发展和标准制订的中国物联网产业研究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一篇:民生指标要硬起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国庆60周年首份气象服务专报周五出炉
    ·法典式动物保护法在中国应当缓行
    ·北京:参加庆典学生率先接种甲流疫苗
    ·揭秘国庆彩排运输 3500辆车一夜接送15万游
    ·国内最大广场显示屏完成调试
    ·安徽"公车轮休制"实施近一年 执行难度较
    ·广东公选38名副厅 票决通过10名厅级正职人
    ·假日出游井喷背后有多少身不由己
    ·民调显示:94.1%公众期待国庆阅兵式
    ·中石化总裁王天普:“谁愿意赔钱垄断?”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