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期待环评新政切断污染源头
2009-09-25
在环保上,我们缺的不是法律而是执行和落实。要落实环评新政,政府要抛弃“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治污思维,让民意对环评具有发言权,甚至否决权。

今后一些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如果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则不会被批准。前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发布,旨在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是我国首次出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近来连续发生的几起大规模环境污染事故,让人们的环保意识愈来愈强烈。回顾这几起事故,有的属于人为操作或技术层面上的原因,但有的就直接与项目的规划设计有关。比如陕西凤翔铅中毒事件,其中值得反思的就是,为何如此有悖环保常识的“大项目”,却能在村民居住地附近上马?

其实早在2002年,国家就出台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其中有专章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做了规定。但法律的规定不可能细化到具体的细节,对于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需要予以细化和具体化。特别是随着规划环评未经评价即审批的现象不断发生,也需要一个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划环评机制,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

因而,环评新政的发布,既有法律规定具体化的必要性,也是出于现实需要。与建设项目环评不同,规划环评所涉及的利益群体比较复杂,并经常和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思路发生冲突,特别是在GDP和保护环境的取舍上,环保部门和地方政府往往难获一致意见。如此对规划进行环评,必然会牵涉不同群体的利益。如何平衡这些利益冲突,在国家层面建立符合规划环评要求的程序性和实体性规定正当其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以中国科学家为首的国际团队发布马铃薯基因
    ·期待环评新政切断污染源头
    ·“共和国的公安英烈”主题报道网上受关注 2
    ·规范汉字做法本身就需要规范
    ·广东首批15个省直单位设立“网络发言人”
    ·水务回归公益,水价方有公平
    ·国家统一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广州:买经济适用房者公示前或再审核
    ·审计署审计长:未发现4万亿投资用于建楼堂
    ·《孔子世家谱》完成建国以来首次续修 女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