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师永在我心中”——王永志深情追忆钱学森 |
2009-11-03 |
|
10月31日清晨的北京气温骤降。上午9点左右,当77岁的王永志匆匆赶到301医院时,98岁的钱学森已经停止了呼吸。
“他闭着眼,躺在床上,神情是那样的安详。”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的王永志说,“一想到他再也不能给我面授机宜了,再也不能和我交谈了,心中便充满了悲伤。”
王永志认为,自己能够走上航天之路,并取得今天的成就,与钱老的谆谆教诲、无私提携密不可分。
“恩师,永活在我心中!”老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眼含泪光说。
“我年轻时代就崇拜他。”王永志说,钱老冲破重重阻挠、毅然返回祖国的壮举,激励了众多向自己一样的年轻学子投身祖国的航天事业。
1961年,王永志进入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受到曾任首任院长钱学森的亲自指导。“对我来说,钱学森就是我的老师。”25年后,王永志成为第6任院长。
钱学森非常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那时,尽管他工作非常繁忙,还是经常挤出时间在小礼堂给大家开讲座、作报告。“他眼界高远,知识面宽,每次聆听我们都受益匪浅。”王永志说。
1964年,王永志参与我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火箭第一次飞行试验。计算火箭的弹迹时,发现射程不够,大家考虑是不是多加一点推进剂,但是火箭的燃料贮箱有限,再也“喂”不进去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永志结合当时炎热天气对推进剂密度的影响,经过周密分析计算,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解决方案:从火箭体内卸出600公斤燃料,导弹就能达到预定射程。本来火箭能量就不够,还要往外卸?在场的专家认为是天方夜谭。
王永志不甘心,鼓起勇气向时任发射场技术总指挥的钱学森直接汇报。
钱学森耐心地听完了王永志的想法后,马上把火箭总设计师叫过来:“那个年轻人的意见对,就按他的办!”果然,火箭卸出一些推进剂后射程变远了,连打3发,发发命中。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研制第二代战略火箭。钱学森郑重建议,第二代战略火箭让第二代人挂帅,让王永志担任第一个型号的总设计师。
“随我自己年纪的逐渐增长,我越发认识到钱老建议的高瞻远瞩。”王永志说,正是钱老的超前眼光和放手使用新人,保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后继有人和持续发展。
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后,王永志被任命为总设计师。钱老专门给王永志写来信件,交代作为总设计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每次神舟飞船发射前,钱老总要向王永志询问准备得怎样了。每次发射成功后,王永志总要在第一时间把喜讯报告给自己的老师。
1964年,王永志参与我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火箭第一次飞行试验。计算火箭的弹迹时,发现射程不够,大家考虑是不是多加一点推进剂,但是火箭的燃料贮箱有限,再也“喂”不进去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永志结合当时炎热天气对推进剂密度的影响,经过周密分析计算,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解决方案:从火箭体内卸出600公斤燃料,导弹就能达到预定射程。本来火箭能量就不够,还要往外卸?在场的专家认为是天方夜谭。
王永志不甘心,鼓起勇气向时任发射场技术总指挥的钱学森直接汇报。
钱学森耐心地听完了王永志的想法后,马上把火箭总设计师叫过来:“那个年轻人的意见对,就按他的办!”果然,火箭卸出一些推进剂后射程变远了,连打3发,发发命中。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研制第二代战略火箭。钱学森郑重建议,第二代战略火箭让第二代人挂帅,让王永志担任第一个型号的总设计师。
“随我自己年纪的逐渐增长,我越发认识到钱老建议的高瞻远瞩。”王永志说,正是钱老的超前眼光和放手使用新人,保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后继有人和持续发展。
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后,王永志被任命为总设计师。钱老专门给王永志写来信件,交代作为总设计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每次神舟飞船发射前,钱老总要向王永志询问准备得怎样了。每次发射成功后,王永志总要在第一时间把喜讯报告给自己的老师。(记者李宣良、李清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