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财税体制改革缓解中国经济内外失衡(5) |
2009-07-23
|
|
9%的红利,剩余的利润给企业留下了大量的可支配资金,使得企业具备了扩张的资金条件。在巨大的利润诱惑下,企业不断扩大投资规模,追逐更多的利润,形成了高储蓄-高投资的恶性循环。而且,利润明显朝垄断行业领域集中。因此,我建议,应该先从垄断性行业考虑上交国企红利。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扶持竞争性国企成长壮大,尽快破除垄断;另一方面竞争性国企总体利润较少,少数企业不仅无利可缴,反而需要国家补贴,而垄断性国企利润丰厚,基本上能够保证国家收缴绝大部分红利。
以上两部分资金上缴了国家,财政收入多了,就产生了一个如何再分配,特别是如何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上面所说的消费-储蓄比例调整真正发生。
三是转移增加政府社会保障性支出,增加最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政府应把一部分资金用于建设覆盖全面、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此,应进一步加大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建立服务均衡导向的财政投入及保障机制。一方面,必须调整城乡之间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结构,改变“重城轻乡”的投入机制,加大对农村及困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另一方面,也必须调整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的内容和结构,投入的重点是绝大多数人们直接获益的基本公共服务,现阶段应主要增加对农村社会保障、教育、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出。
四是对中等收入阶层减税。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在公平与效率方面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应该进一步完善。从全球范围看,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为了刺激人们工作、消费和储蓄的积极性,纷纷进行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大幅度降低了个人所得税税率。比如,2006年新加坡是3.75%~21%,2008年下调至3.5%~20%;马来西亚是1%~29%,越南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