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安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大建设:接轨泛长三角
2009-06-19
安徽新闻网9月24日电 走向“泛长三角”时代,城市是经济融入、辐射、分工、合作最主要的载体和平台。江淮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与泛长三角“共舞”:规划“龙头”,找准区域一体化中的定位和方向;城市基础设施“升级”,向东部看齐;在城市发展体制和政策上,逐步接轨苏浙沪。大建设,大发展,才能激发江淮城市澎湃的活力,在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中,构筑动力十足的安徽崛起区域增长极。

  规划接轨:加强一体化进程

tujian.org

  前不久,建设部牵头编制的长三角城镇群规划,空间布局上出现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江苏、浙江加上海的“2 1”,变为江苏、浙江、安徽加上海的“3 1”。以上海为龙头的传统意义的长三角16市,扩容为23市,安徽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正式加盟,在城市规划层面,与长三角进行一体化的整合与衔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不是单向的融入,而是情投意合的双向选择。合肥距南京不到200公里,经济要素成本低廉,发展日新月异,与苏浙沪经济互动日益紧密。芜湖伴随加工制造业的崛起,产业和商务竞争力不断提升,马鞍山、铜陵的矿产资源,成为长三角的产业补充。安徽四市纳入长三角城镇群规划,是走向长三角一体化的第一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我省正积极调整完善《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找准城市的角色分工与发展方向,在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的博弈中抢占先机。省会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正全面进行。以合肥为中心,以巢湖、六安为两翼,托起全省最主要的区域增长极,搭建迎接东部辐射和产业转移的最重要平台。皖江城市带,发展现代化的沿江产业带和港口群,是东向发展第一方阵,规划编制也在加快。而凭借突出的资源优势,“两淮一蚌”在泛长三角一体化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目前沿淮城市群规划编制现已基本完成。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具体的城市规划上,要加强与长三角协调、对接!”市域和区域空间布局、道路交通体系、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一个个城市建设规划,在泛长三角这一广阔的参照系中优化布局,提升功能,才能让一个个江淮城市,迸发更大潜能,凸现更多优势。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建设接轨:硬件向东部看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2006年开始,省会合肥,新修了数百条道路,从无到有,发展出一个滨湖新区,划出一道通向未来的城市发展箭头。初步形成了141组团格局,拉开了城市框架,腾出了经济与产业拓展空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建设,让合肥马路宽了,立交多了,城市绿了,老城区一次次“变脸”,变得更靓丽更宜居,新城区建设一日千里,呈现新气质新风貌。城市综合承载力、商务和人居品质乃至产业集聚能力,不断提升,城市迅速化“蛹”成“蝶”。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泛长三角分工合作中,江淮城市要与东部城市同台竞技,吸引资金技术落地,必须在基础设施上加快‘接轨’。起点低,起步晚,更必须浓缩发展时间,实现超常跨越。大建设,是势在必行。”省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座座江淮城市,在科学规划的引导下,以更大的力度、更快的速度,改造城市软硬件,提升城市魅力值。2008年,合肥市360多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总投入达217.6亿元,超出前两年的总和。芜湖,今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注资40亿元,增长146%。在滁州,将40平方公里主城区拓展至95平方公里的“大滁城”建设,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而另一方面,泛长三角的产业转移,也成为了我省城市化的原生动力。安徽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沿海企业、资金的贡献值超过一半,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城市公用事业改革、旅游开发……城市建设,处处活跃着长三角的资本。外来的资金和先进理念,注入安徽城市建设,成为强大的发展引擎。“瞄准泛长三角,建立开放、灵活的机制,科学引导、吸纳东部的资金技术和经验,对推动安徽城市大建设,无疑是事半功倍!”省建设厅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观念接轨:在创新中谋跨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江淮城市,与泛长三角“共舞”,更重要的是在城市建设发展的体制、政策、观念、管理上的对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城市大建设,钱从哪里来?要加快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合肥借鉴东部经验,在大建设中的投融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通过资源整合和财政注资,成立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大幅提升融资能力。全市建立了统一的招标投标交易平台,极大地提高资金利用率。金寨路高架桥施工项目预算近7亿元,实际中标金额5.4亿元,节约率达2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观念转变,引领建设创新,而创造性的机制、手段,让城市品质和综合承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六安,秉承经营城市理念,以适度超前的城市化带动滞后的工业化,造就了城市面貌天翻地覆的变化。短短几年间,六安融资近百亿元,投入旧城改造、设施配套、拓展新区,红土地上,魔术般“蜕变”出一个现代化的山水园林城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何加快城市大建设,迎接泛长三角分工合作?只有在观念上真正“接轨”,引入东部地区的先进理念、灵活机制、科学管理方式,才能大幅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最终提升经济外向度和产业集中度。(吴晓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聚焦皖北:宿州工业“三年倍增”升级至“五
    ·安徽省高考方案明年拟再作调整
    ·七部门搭建钢材产需对接平台
    ·合肥至武汉首列动车今晨7:50发车
    ·首期安徽地方债今起发行
    ·安徽省积极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三
    ·合肥市举办2009年首季银企对接会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