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10月27日报道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徽这个农业大省30年的发展变化格外引人注目。那里的农民究竟在想什么做什么,曾经孕育了“大包干”的地方又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呢?
55岁的靳仲功是肥西县三河镇木兰村农民,已经和土地打了半辈子的交道。但是当记者见到他时,老靳却说自己已经不种地了。前年,他将自家的7亩多承包地交给了合作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老靳所说的合作社是两年前由木兰村农民自己创立的土地流转经营合作社。村支部书记罗授波告诉记者,当初创立合作社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现在看来,农民必须转变观念,要在土地流转上下功夫,把土地资源变成资本。如果守着那一亩三分地,一年收那一点口粮,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想发展、想致富很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今在木兰村,已经有一半以上的农户将自己承包地的经营权交给了合作社。合作社在取得经营权之后,对土地进行整理集中,以公开招标的形式发包给种粮大户,明确耕种期限,并规定不能破坏土地使用性质,所得租金收入全部分配给入社的农户。合作社流转的仅仅是土地的经营权,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发生改变,土地的家庭承包关系也没有任何变化。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徐伟说:“农村土地流转主要通过市场的配置,向种田能手,向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的农民,向具有一定农机化水平的农民,向具有一定市场意识的农民手里转移,使他们实现规模经营,这样可以使土地的产出效益大幅度增加。” tujian.org
徐伟认为,今天农民的土地流转,就像30年前农民实行的大包干一样,都是农民的创造,这种经营形式,重点在于促进了土地生产要素的流动,将会有力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小康的建设,促进农村就业结构的变化。“对于农民的这种创造,我们要满怀热情地加以总结,满腔热情地扶持发展。”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