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安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通讯:安徽,“华丽转身”迈向工业强省
2009-06-22

安徽新闻网4月11日电 题:安徽,“华丽转身”迈向工业强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新社记者 顾立军 吴兰 tujian.org

安徽省在中部崛起发展中,优势何在?出路何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省长王金山多次强调,工业强省势在必行。 tujian.org

“工业强省”是安徽确定的重大发展战略,位于该省六大战略之首,彰显农业大省实现工业强省“华丽转身”的强烈决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地处中国华东的安徽,向来以农业大省著称,如何实现这一“华丽转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安徽省经济委员会主任杨振超说:“工业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是社会进步和现代化进程中必由之路。安徽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不高,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杨振超说,安徽曾是中国自己制造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船等中国民族工业发源地。但长期以来,工业发展走的是一条高消耗、低效益的路子,粗放型增长已影响安徽工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安徽省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今年安徽以实施工业振兴计划为核心,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新体系。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何走出高消耗、低效益之路,如何加快工业化进程,如何构建工业新体系,则是农业大省实现现代化的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此,安徽工业发展严格市场准入标准,坚持淘汰严重耗费能源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降低经济增长的成本和代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外,工业强省需要一批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第一企业方阵,一批较强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一批具有强大带动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等支撑。而境内涌现的海螺集团、铜陵有色集团、马钢集团、江汽集团等国际、国内知名排头企业,逐步成长为该省工业强省的骨干力量。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十五”时期,安徽累计完成工业投资两千六百四十亿元,占全社会固定投资的百分之三十二点九,累计实施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一百四十一项,初步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截至去年底,年销售收入超过一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十户,其中,马钢、海螺集团等超过三百亿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而海螺集团万吨/日水泥和型材生产线、马钢的H型钢和薄板以及车轮生产线、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煤矿瓦斯治理利用技术、淮北矿业集团煤焦化技术等,为安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示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今,安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加快工业发展是主题。杨振超说,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工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基础已经发展到需要释放阶段,而拥有如奇瑞等一大批国际一流技术装备水平和一流产品研发能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是工业强省的关键。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工业强省需要参天大树,更需要众木成林;需要增辉日月,更需要满天星斗”,在全国“两会”上,安徽省代表如此期望着安徽工业的明天。但杨认为,农业大省迈向工业强省之路还需努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杨说,目前安徽正加快培育千亿元行业和百亿元企业,形成支持安徽工业经济的脊梁,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和行业龙头企业,力争到二0一0年超过一百亿元的大企业集团达到十五家,使之成为安徽工业的主导力量。(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聚焦皖北:宿州工业“三年倍增”升级至“五
    ·安徽省高考方案明年拟再作调整
    ·七部门搭建钢材产需对接平台
    ·合肥至武汉首列动车今晨7:50发车
    ·首期安徽地方债今起发行
    ·安徽省积极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三
    ·合肥市举办2009年首季银企对接会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