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安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两会特写:安徽省长深情话说农民工
2009-06-22

安徽新闻网北京3月11日电 题:安徽省长深情话说农民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新社记者 顾立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月十一日早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安徽代表团驻地餐厅。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省长王金山一边吃饭,一边与同桌进餐的记者聊农民工问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省长动情地说,“今年春节联欢晚会感受最深的一个节目,就是表现农民工在川流不息的城市奔波的《进城》,特别是随后的农民工子女朗诵,我是流着眼泪看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安徽是典型的劳务输出、输入大省,古代‘孔雀东南飞’的典故就发生在安徽潜山县,描写的就是安徽人外出时恋恋不舍的情景;‘天仙配’的故事也发生在安徽。董永从江苏丹阳来到安庆。安徽既有农民工的输出,安徽也有外地农民工的输入。输入和输出是市场经济中的必然现象,解决农民工输出、输入问题,需要属地政府、用人单位共同努力。”王省长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金山指出,“农民工亦农亦工、非农非工。走出黄土地的农民工是养在农村、用在城市。由于身份不界定的关系,他们既不着村,也不落城,他们既有劳动收入,也有辛酸苦辣;城市就业接受他们,服务却出现断层。既有对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也有对个人生活的无限刻苦。他们有的闯出来成了富商,也有的奔波了一阵又回到了家乡。他们是城乡建设的功臣,他们的生活困难还很多,他们理应得到呵护和扶持。”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插话,“安徽是农民工输出大省,你感到身上的担子重吗?” tujian.org

王金山说:“当然啰!责任很重。”“农民工出征,犹如姑娘出嫁,‘嫁妆’可多可少,但必备的有两样不能少:一个是技能培训和鉴定;一个就是组织输出。我们对安徽农民工‘出嫁’,最大的‘嫁妆’,就是组织劳务。”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金山说:“安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和相关省市都签订了劳务输出协议。目前,安徽当涂县已在村里设立劳务输出服务站。村级劳务输出服务站主要是收集、提供信息。大家都是本村人,有什么信息打个招呼就知道了,是‘无线传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告诉记者,“组织输出还有一个好处,依法签订合同,相当于‘明媒正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壮有所为在他乡,老有所养在家乡。作为‘娘家人’,对农民工‘出嫁’后,最关心的就是他们的工伤、医疗、养老保险等问题。”他还强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金山真诚地向记者说:“依靠农村留守的‘老子军’、‘娘子军’、‘童子军’,建设不了新农村。建设新农村需要一大批素质好的新型农民。安徽农民工外出务工,有的经过奋斗成了企业老板,有的打拼几年后,又回到了家乡。现在已见苗头。仅无为县回乡农民工就有一万多人,创办了一千六百多家企业。农民工何邦喜当年带着一百二十元人民币到北京闯荡,现在回家乡投资四千二百多万元建设一个小型工业园。作为劳务输出大省,我们就是要让黄土地上的农民出去闯荡,赚票子、换脑子、闯路子,回来带领家乡人民共同致富。”

tujian.org

王金山动情地说:“农民工功不可没,农民工需要呵护,农民工大有希望!”

tujian.org

王省长的一席谈,说得让在座的安徽江汽集团董事长左延安,安徽国风集团董事长郑忠勋直点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聚焦皖北:宿州工业“三年倍增”升级至“五
    ·安徽省高考方案明年拟再作调整
    ·七部门搭建钢材产需对接平台
    ·合肥至武汉首列动车今晨7:50发车
    ·首期安徽地方债今起发行
    ·安徽省积极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三
    ·合肥市举办2009年首季银企对接会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