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10月26日电 循环经济致富、节能减排增加效益的“绿色财富”故事在江淮大地精彩上演。阜阳市颍泉区食用菌协会李文生用专业协会“整合”循环立体农业,采用“协会+农户+基地+市场”模式,衍生出一条“双孢菇-稻麦草-沼气-菇(沼)渣-优质有机肥”循环经济产业链条,让每亩地每年从种粮的500元收益提高到5000元。亚洲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海螺集团,加强节能管理,2007年可比熟料综合能耗下降至119千克标准煤,比全行业平均水平142千克标准煤低1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创建生态省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我省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生态省建设模式,不仅运作生态资本,发挥出生态的经济效益,而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生态资本,让“放错位置的财富”找到好去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呵护青山绿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安徽与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安徽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是长三角地区天然生态屏障,是华东地区的天然大氧吧,发源于我省黄山的新安江滋养着广大下游地区人民。省生态办负责人说,生态安徽的建设不仅关系安徽人民福祉,同样关乎长三角乃至华东地区人民切身利益。建设生态省,这是安徽为江淮儿女,为他人为后人负责,这充分体现了安徽人的良知。建设生态省,能树立绿色安徽新形象,树立起有责任的安徽人新形象,这有利于吸引东部发达地区的企业放心到我省投资兴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推动安徽崛起,经济繁荣是关键,人民富足是根本,生态良好是保障”,“发展是硬道理,但硬发展没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环保是第一生命”……这些流行于政府、企业、民众之间的语言,表达了安徽人对生态强省的深刻认识。安徽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中设置了严格的“生态门槛”。池州市在招商引资中,对项目的环保要求非常高,仅2005年因环保评审拒绝的项目就有6个,资金达1.5亿元。可喜的是,环保的高门槛并没有挡住投资者的脚步,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池州市共引进各类资金近125亿元,其中国外资金近1亿美元、省外资金近68亿元、市外资金近49亿元。为从源头上保证新上项目符合环保法规,我省认真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新增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对不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2007年“861”计划项目环评执行率为71.43%,比去年提高近17个百分点。全省89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中,有87个完成了区域或规划环评,完成率由2006年的39.3%提高到2007年的97.8%。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支撑绿色崛起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废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铜水淬渣、硫酸渣、磷石膏堆,昔日压在铜陵市头上的黑、红、白“三座大山”,如今成了“香饽饽”,每年可创经济效益近10亿元。铜陵是我国重要的铜产品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硫磷化工基地,由于历史原因,铜、硫酸、化肥和水泥等主导产业成为当地的结构性污染源。近年来,铜陵市委、市政府开始利用循环经济理念打造生态工业,逐步搬削了这“三座大山”。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的循环经济是生态省建设的主线,目前,全省循环经济试点项目进展顺利,丰原集团、马钢公司、海螺集团、皖北煤电、山鹰纸业等大型企业正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尖兵。马鞍山、淮南、淮北、铜陵等资源性城市以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城市经济转型。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高耗能产业,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上半年,我省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其中国家重点调控的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加工、化工和电力等六大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速为21.4%,低于全省工业投资增速22.4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3.7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53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5%;实现增加值382.6亿元,同比增长25.8%;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产业同比增长更是高达3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因严重的水土流失,河床每年都在升高,岳西的潜水河几乎成一条“悬河”。封山育林,岳西增加有林地80万亩,潜水河河床下降,河水变清。林业是生态安徽建设的主体,承担着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目前我省林木覆盖率升到31.2%,这为生态安徽建设打下了扎实的自然基础。继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长江防护林工程、淮河防护林工程之后,近五年来,省委、省政府又先后推出万里绿色长廊工程、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江淮分水岭“把树种上”工程、速生丰产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大规模退耕还林工程,全省新造林逾1000万亩,已形成2800多万亩生态林,1500万亩商品用材林和1200多万亩名优特经济林基地,林木蓄积量由1.15亿立方米增至1.3亿立方米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催生新兴财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自从通过东南亚、欧盟、美国等国和地区有机食品认证后,义门苔干价格就增长了3倍。”涡阳县环保局负责人说,目前全县已有苔干出口型加工企业5家,年出口量5000吨,创汇1200万美元,生态农产品成为企业、农民致富“利器”。涡阳县义门苔干,属全国稀有珍贵的天然绿色食品,在涡阳已有数百年栽培历史。近年来,涡阳县把苔干作为重点农作物进行开发,现有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年产量超过2万吨,年产值高达3亿元,吸纳30多万人就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安全农产品开发不仅使得土地增值,种植户获益,也保障了食品安全。我省先后被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达1000多万亩,产品涉及粮油、果菜、炒货、酒类、禽蛋奶制品、水产品、茶叶、山里货及特色资源等数十个种类,系列产值近百亿元,近百家企业生产的数百个有机食品成为国内外餐桌上的美味。据有关资料,安徽70%的名优农产品正源源不断进入长三角。如巢湖已成为长三角十大无公害淡水鱼供应基地,占据了长三角十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蔬菜已占南京市场份额的40%;皖北的蔬菜、肉类在长三角也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池州不仅拥有闻名遐迩的九华山,还有牯牛降、升金湖、秋浦仙景、黄岩瀑布、蓬莱仙洞等旅游资源,丰富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使池州市的旅游业发展异军突起。目前,池州市以九华山为龙头的生态旅游景区已发展到23处,先后形成“名山秀水生态游”、“两山一湖逍遥游”、“秋浦河漂流探险游”、“牯牛降、升金湖自然保护区科考游”、“农家乐休闲体验游”等十余条精品生态旅游线路。近年来,生态旅游收入已经占到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0%以上,生态对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左右。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