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10月31日电 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汉子,在两次丧妻后,靠勤劳的双手,修车抚养继子,历经16年艰辛,终将继子送进高等学府大门 tujian.org
在淮南市田家庵区湖滨村,有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汉子——姚保均,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勤劳与坚忍,靠着一双手,历经16年的艰辛,终于将继子送进大学校园。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初见姚保均时,是10月29日下午,他正在淮舜南路邮局给在浙江广播学院读大一的继子汇450元生活费。谈起孩子读大学一事,50岁的姚保均,脸上堆着笑容,特别高兴,与记者聊起了家常。 tujian.org
1988年10月1日,淮南谢二矿协议工姚保均,与潘集区夹沟乡农村姑娘王某结为夫妻,但让他想不到的是,3个月后的一天,妻子王某在回娘家的途中出了车祸,当场死亡。1990年上半年的一天,矿上协议减员,姚保均成了无业人员。为了生活,姚保均摆了一个修自行车摊点。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92年10月1日,经亲友介绍,姚保均与居住在田家庵区湖滨村丧偶带着3岁男孩的杨某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不幸再次降临到他的头上:1年后,杨某胃癌病故,给他留下了幼小的儿子和1万多元债务。 tujian.org
经过多天的思想斗争后,姚保均决定与继子同甘共苦,靠自己一双勤劳的双手,将继子养大成人。 tujian.org
每天清晨,他和别的家长一样,早早将继子姚浩送进学校大门,然后再推着三轮车,到马路边摆摊修车。为了多挣钱,他常常晚上还出去修车。尽管如此,姚保均每月也只能挣到700多元钱。为了让继子生活得好一点,他每天从自己牙缝里挤出钱,来改善姚浩生活。他向记者坦言道:“宁愿苦自己,也不能苦了孩子。”记者看得出,他对继子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他说:“每天看到继子就像看到妻子还在一样,心里特踏实。”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5年8月中旬,参加中考的姚浩,考了627分的好成绩。他本可以选择淮南三中上高中,但十分懂事的他最终选择了不收任何费用的一家私立中学读书。继子的举措,让姚保均十分感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6年1月份的一天,田家庵区国庆街道民政办工作人员在居民区走访时,了解到姚保均家中的情况后,亲自上门为他办理了每月能享受180元的“低保金”待遇手续。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6月,姚浩参加了高考。8月中旬,他以总分601分的成绩接到了浙江广播学院录取通知书。正在淮舜南路摆摊修车的姚保均,得知这一消息后,竟丢下修车摊点,跑到集市上购买了糖果,让几个一起在路边摆摊的老伙计与自己一起分享这一快乐。9月2日,姚保均和别的家长一样,亲自将孩子送进浙江广播学院校园。面对继父交到手中的6000元现金,姚浩感动地流下两行热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谈起未来的生活,这位朴实憨厚的继父,坚定对记者说:“这么多年的苦日子都挺过来了,3年多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