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安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建设特高压工程 加快安徽发展
2011-03-14

  “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总量跨上崭新平台,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能源[NenYuan]和电力[DianLi]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保障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我国能源[NenYuan]配置过度依赖煤炭运输,电力[DianLi]发展以就地平衡为主,带来电煤运输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缺煤停机频繁、东部地区[DiQu]能源[NenYuan]供应紧缺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根据国家战略规划,“十二五”期间,晋陕宁蒙新等煤电基地,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流域大型水电基地,以及新疆、甘肃、内蒙古、吉林、河北、江苏等多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将加快建设。到2015年,以上煤电、水电、风电外送规模将分别达到1.5亿千瓦、5000万千瓦和6000万千瓦及以上。这些大型能源[NenYuan]基地与东中部负荷中心的距离一般都在1000——3000公里,尤其风电是典型的间歇式、随机性电源,必须通过坚强、可靠、高效的电力[DianLi]输送网科学配置。

  特高压电网作为一种先进的能源[NenYuan]配置平台,具有送电距离长、线路损耗低、工程投资省、走廊利用率高等优点,可以实现电力[DianLi]大规模、远距离外送和大范围消纳。只有通过建设特高压电网,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清洁能源[NenYuan]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实现能源[NenYuan]资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才能够保障能源[NenYuan]可持续供应,促进节能减排,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能源[NenYuan]和电力[DianLi]制约瓶颈,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

  国网公司坚持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审时度势,统筹兼顾,科学制定了特高压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特高压电网规划投资5000亿元,将建设特高压输电线路4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4.3亿千伏安,到2015年建成“三纵三横”(东纵:锡盟——南京,中纵:张北——南昌,西纵:蒙西——长沙;北横:陕北——潍坊,中横:靖边——连云港,南横:雅安——上海)交流特高压骨干网架和11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形成大规模“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能源[NenYuan]配置格局。

  安徽[AnHui]是能源[NenYuan]大省,两淮地区[DiQu]是重要煤电基地,煤炭储量丰富,目前,淮南煤电基地已投产电源855万千瓦,此外,开展前期工作的电源项目总规模1600万千瓦,安徽[AnHui]电网现有的3个500千伏过江通道和4个500千伏出省通道,送电能力约700万千瓦,在承担省内跨江输电任务的同时,仅能保证当前皖电外送的要求,皖北能源[NenYuan]基地电力[DianLi]外运的瓶颈亟待解决。皖中和沿江地区[DiQu]的工业基础相对较强,是省内的电力[DianLi]负荷中心,由于缺乏能源[NenYuan]基地,当地的电力[DianLi]能源[NenYuan]供应一直相对较弱。根据国家战略部署,“一轴双核两翼”的皖江城市带将逐步崛起,是国家构筑和谐社会,统筹区域发展的大业。在今后一段时间里,皖中和沿江地区[DiQu]的负荷必将急剧增长,电力[DianLi]需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安徽[AnHui]所处的长三角经济圈,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DiQu],GDP总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长期持续的经济发展使得长三角经济圈需要大量的电力[DianLi]供应。在安徽[AnHui]构建特高压电网可以打破两淮地区[DiQu]能源[NenYuan]外送瓶颈,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为皖北地区[DiQu]经济和谐、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可以解决皖中和沿江地区[DiQu]经济快速发展和负荷紧张的矛盾,为皖江城市带的崛起提供充沛的电力[DianLi]保障;可以为长三角经济圈提供强劲的电力[DianLi],缓解电力[DianLi]供应紧张局面,确保地区[DiQu]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国网公司与安徽[AnHui]省政府积极沟通,科学规划、合理决策,确定了安徽[AnHui]地区[DiQu]进一步加大电力[DianLi]外送的“皖电东送”二期规划和特高压电网的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特高压及直流投资311.52亿元,新建特高压变电站2座(淮南站、皖南站),主变容量1500万千伏安,新建淮南——皖南(芜湖)——浙北——上海、驻马店——淮南——南京和武汉——皖南等特高压交流线路共10条,过境直流线路3条,实现华北——华中与华东同步联网,预计到2015年底,安徽[AnHui]地区[DiQu]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将达到3959公里,届时,华北——华中——华东特高压同步电网初步形成。

  安徽[AnHui]地处中原腹地,联接华中、华东地区[DiQu],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安徽[AnHui]电网必然处于特高压电网建设的枢纽位置。安徽[AnHui]特高压电网将形成“工”字形网架,输电能力达到千万千瓦级,逐步实现由电力[DianLi]输出省向电力[DianLi]枢纽省的转变,成为“三华”同步电网中的枢纽、华东地区[DiQu]电力[DianLi]输送桥头堡。将大幅提升皖电东送的输电能力,突破皖电东送瓶颈,满足扩大外送规模的迫切需要。淮南——皖南、淮南——南京送出断面可满足千万千瓦级电力[DianLi]送出,皖电可安全输送至华东长三角负荷中心,淮南坑口电站送出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安徽[AnHui]将逐步成为华东能源[NenYuan]基地。

  安徽[AnHui]境内特高压电网建成,华东特高压环网初步形成后,安徽[AnHui]电网的输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安全稳定水平大幅提高,电力[DianLi]枢纽地位初步显现。华东特高压主环网将形成电压等级最高、输电能力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长三角交、直流混合电网,通过南京、淮南、皖南三个枢纽站点接受电力[DianLi],除皖电自身送出600万千瓦外,四川水电、北部火电和风电以及皖电共2320万千瓦,其大部分电力[DianLi]也将经过安徽[AnHui]电网转送。安徽[AnHui]作为华东电力[DianLi]枢纽的功能将初步显现。

  华东特高压环网将成为大规模接受区外水电、煤电的网络平台,既能满足“十二五”期间皖电东送的需要,还能满足今后华东负荷中心大规模接受区外水电和煤电的需要。从而有效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实现低碳发展经济。 “皖电东送”二期工程采用特高压线路输送电力[DianLi],可节省走廊宽度130米,大大节省用地,是充分利用华东地区[DiQu]走廊和跨江点等稀缺资源的唯一选择;特高压线路功率损耗是500千伏线路的十六分之一,根据现有潮流计算,每年可减少4.26亿千瓦时的损耗,等同于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3.2万吨、二氧化硫89.5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变输煤为输电,每年可向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DiQu]少运输煤炭约1470万吨,减少21万节车皮的运输压力。

  特高压电网建成后,可有效解决华东电网500千伏短路容量大面积超标问题,满足华东电网远景发展需要。目前,长三角地区[DiQu]电网密集,500千伏短路电流持续增长,部分变电站开关遮断容量已出现不足,随着负荷密度的增加,电网短路电流还将进一步增高,并呈现大面积扩大趋势。特高压电网建成后,逐步形成覆盖长三角地区[DiQu]的特高压双环网结构,将500千伏电网分区解环运行,可从根本上解决500千伏短路容量超标问题,符合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特高压电网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历史的选择,皖电人必将把握机遇、迎难而上、奋起直追,以建设坚强的特高压电网为契机,助力安徽[AnHui]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殿建新)

     相关链接
    ·歙县油菜花旅游节启幕
    ·盖房子也要“量体裁衣”
    ·装备制造业聚力六大行业
    ·打造转型发展的“绿色引擎”
    ·宣城查封无证游乐设施
    ·树立精品意识 繁荣社会科学
    ·网友投诉有反馈
    ·安徽省举办纪念消费者权益日活动
    ·安庆五年投12亿建农村公路
    ·阜六铁路10月底全线铺通 明年3月运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