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澳门日报报道,澳门旧区重整咨询委员会委托澳门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进行的“下环街区居民现状调查”显示,区内人口老化及多为低收入人士,居民普遍认同“重建发展”、“整建修复”和“街道美化”三种旧区重整模式。
有关单位表示,在下环区推动旧区重整工作时,将以“整建修复”和“街道美化”为主,同时会尽力保护社区原有风貌和特色。
“下环街区居民现状调查”去年第四季在下环区展开,对区内约75幢楼宇共1606个住宅单位及商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区内人口结构、住宅及商铺资料,以至居民对私人物业公共部分维修保养及对社区重整及环境意见。特区政府跨部门工作小组代表谭光民、刘榕,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陈乃九、科大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项目统筹杨日科、助理教授盛妮,1月31日下午在旧区重整咨询委员会公布调查结果。
有关方面表示,这次顺利完成入户普查及汇总分析工作,调查成功率高达85%,情况令人满意。在受访住户中超过90%为澳门永久居民,超过55%为45岁及以上人口,也显示区内中老年化程度较高。
另外,调查也包括区内居民收入情况,其中60%受访者每月虽有固定工作收入,但多为月薪5000元以下低收入阶层,而860个受访住户为自住业主,反映60%人自置物业16年或以上,显示下环区以老街坊为主。
另一方面,调查团队成功访问了179个商铺单位,共回收171份问卷,当中业主及租户各占一半,65%业主自置物业达15年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区内商业以批发零售业、餐饮为主,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超过70%商户雇用少于5名员工,以老商户的中小企为多。
报告认为,近50%受访住户及超过50%受访商户知悉整建修复及重建发展,调查团队认为特区政府须考虑加强该区的重整宣传和推广工作。受访的住户及商户中,选择“整建修复”、“重建发展”和“街道美化”这三个模式的人数相近,分别占总受访人数约一半。
此外,逾70%被访者愿意维修楼宇公共部分。至于对现时区内环境、交通以至公共设施等各种问题,不满意者远多于满意或非常满意。
调查团队认为数据反映下环街区以老街坊、老商户为主,而且不论受访的住户及商户,均认为“重建发展”、“整建修复”和“街道美化”也适合该区重整,有超过70%居民愿意进行楼宇维修,以及赞同下环街区具有特色或历史的建筑物。
报告建议特区政府对下环街区进行旧区重整时,以“整建修复”和“街道美化”为主,而非大拆大建,并保护区内特色或历史建筑物,特别要维持下环街区特有风貌、保存社区纹理和社区特色。同时认为特区政府应加强有关旧区重整的宣传和推广,以及进一步完善绿化休憩、康体等公共设施。
刘榕表示,会结合下环街社区特色,人口结构及居民平时生活习惯,透过街道美化工作提出综合性计划,进行整体整治,一方面可以改善居民自住及公共环境,同时也有助中小企营商。他认为,下环区内商铺仍存在一定活力,将研究政策或计划优化区内经营环境,相信透过这次调查收集的资料,下一步可以继续展开对下环区整治计划的研究,有关单位会透过网络等不同途径向居民公开调查报告内容,预计在今年3月可以公布下一阶段整体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