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众多的剧场中,蓬蒿剧场拥有多个“第一”,其中之一是:中国第一个民建民营的小剧场。
蓬蒿剧场位于中央戏剧学院东墙,毗邻国家话剧院、北京人艺。它由一座传统的四合院改建而成。剧场取名“蓬蒿”,意即“普通人”,希望更多的普通人走进剧场。
剧场创建人、戏剧发烧友王翔游历过很多国家。他在策划剧场时,很自然地融合了外来的设计元素,典型特征就是具有欧洲“黑匣子”———小剧场的风格。
剧场设计有咖啡馆、露台,观众席是可以自由移动、组合的铁架阶梯。冬天,暖暖的热气通过精巧的壁炉传递,透着和谐、温馨。每当剧场上演轻松的剧目时,还会允许观众将咖啡带进剧场,一边品咖啡一边欣赏戏剧。在这里,没有大剧场的“隔膜”,观众可以看清楚演员的每一个表情。演出结束后,意犹未尽的观众还可以与演员、导演讨论剧情,发表观点。在这里,只要你愿意交流,愿意表达,就会找到知音。
王翔说,在发达国家,小剧场担负着90%以上的演出产品供给,长于提供低票价、多样性的观演体验,能够让更多的人走进剧场。面对中国小剧场困乏的现实,王翔成了第一个吃“螃蟹”者。在他的影响下,一批由个体开设的小剧场开始陆续出现。现在,蓬蒿剧场几乎每天都有演出,其中不少是免费戏剧公益活动,商业戏剧的票价大多在30元-60元。这个藏在胡同里的“黑匣子”,正在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蓬蒿剧场在东棉花胡同35号。沿北兵马司胡同走上大约五分钟路程向左,在一个仅能容下两个人并排而行的狭小通道里,“蓬蒿剧场·咖啡”那个不大的圆形灯箱招牌便清晰可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