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消息(记者代丽丽)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午发布2011年中国省域竞争力[JingZhengLi]蓝皮书《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JingZhengLi]发展报告(2009-2010)》,根据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JingZhengLi]指标评价体系和数学模型,在对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统计剖析基础上得出的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JingZhengLi]排名中,上海、北京、江苏三省市继续位列前三甲。北京的排名与2008年相比没有变更,在全国处于强势位置。 同时发布的还有《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JingZhengLi]发展报告(2005-2009)》绿皮书,这也是首份中国省级环境竞争力[JingZhengLi]评价报告。山东、广东、江苏三省位列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环境竞争力[JingZhengLi]前三甲。在生态效益竞争力[JingZhengLi]和全国环境影响竞争力[JingZhengLi]方面,北京均排名第一位。 2009年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JingZhengLi]处于上游区(1-10位)的依次为: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天津市、山东省、辽宁省、福建省、内蒙古自治区;排在中游区(11-20位)的依次为:湖北省、四川省、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吉林省、陕西省、重庆市、黑龙江省、江西省;处于下游区(21-31位)的依次为:湖南省、山西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甘肃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 蓝皮书以为,2009年,北京市产业经济竞争力[JingZhengLi]在全国处于优势位置,且出现上升趋势。工业竞争力[JingZhengLi]处于中势位置,农业竞争力[JingZhengLi]、工业竞争力[JingZhengLi]和企业竞争力[JingZhengLi]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因此应当加快改变经济发展方法,坚持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调整产业构造,不断进步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009年北京市可连续发展竞争力[JingZhengLi]综合排位位居全国第二,与2008年相比保持不变。三级指标中,资源竞争力[JingZhengLi]处于劣势位置,表明北京市可连续发展竞争力[JingZhengLi]仍存在不完美之处。 2009年,尽管北京市发展环境竞争力[JingZhengLi]在全国处于优势位置,但人均铁路长度、全社会货物周转量、人均耗电量和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等四级指标与2008年相比有小幅降低。为转变这种情形,应当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深刻实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多种交通方法调和运转的绿色出行系统。同时高度关注物价变动趋势和重要农副产品供应,保持市场稳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