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北京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北京3.3万人争千个社工岗位 有望解决户口问题--中国图鉴
2011-03-28

  社工考试报名今天结束。截至昨天下午,4天内已经有3.3万多人报名竞聘北京的1000个社区[SheQu]工作者岗位。超过30:1的录取比,已经是不久前结束的北京公务员考试的2倍,可见社工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

  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双向选择,吸纳更多才能优秀、热爱社区[SheQu]的大学生[DaXueSheng]进入社区[SheQu]工作并且扎根社区[SheQu]。

  录取率只有去年六分之一

  截至昨晚19时30分,已经有近9.4万人浏览了挂在市人事考试网上的“北京市2011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社会工作者到社区[SheQu]工作的公告”。从最后报名人数看,报名社工的人数则超过了公务员的一倍。

  同样是招收大学生[DaXueSheng]到社区[SheQu]工作,去年的热度明显要低很多。人事部门的统计显示,2010年全市招录2700名应届大学生[DaXueSheng]到社区[SheQu]工作,共12362人报名,实考人数7083人,参考率为57.3%。报名录取比约5:1,考试录取比为2.6:1。从报名录取率来看,今年的大学生[DaXueSheng]社工尚余今天一天报名时间,但是录取比已超去年6倍,录取率只有去年的六分之一。

  如此热度甚至超过了组织者的预期,“现在得紧急增加考场,原来是参照去年情况,按照1万多人报名准备的考场”。

  报名大学生[DaXueSheng]首重“锻炼能力”

  今年报名录取比例大涨6倍以上的背后,除了户口等吸引力外,不少报名者更重视事业的发展。在大学生[DaXueSheng]眼中,社区[SheQu]工作者也是一份越来越有前途的工作

  “户口很有吸引力,但是能力更重要,能在社会上立足才是根本。”工作了一年后准备报考大学生[DaXueSheng]社工的刘晓凡说。水木BBS上,有自称已经报名大学生[DaXueSheng]表示:“最大的吸引力还是觉得社区[SheQu]能锻炼人,尤其是独生子女的我。”他说,自己希望在社区[SheQu]工作中,能全面锻炼自己处理人际关系、基层服务与管理等能力,“这种能力才是让人终身受益的”。

  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对此表示赞同:“作为城市管理基础,社区[SheQu]确实比机关更能锻炼人。大学生[DaXueSheng]从这里更能了解百姓的需求和心理、了解社会的管理技巧。”

  此外,今后市级机关招考公务员,有望优先录取在基层的社区[SheQu]工作者,为社区[SheQu]工作者提供了越来越畅通的人才流动渠道。

  事业单位待遇解除后顾之忧

  另一方面,随着社区[SheQu]工作者待遇提高至各区县当地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水平,他们的生活得到进一步保障,激励了大学生[DaXueSheng]愿意参与其中。目前全市社工的月工资,最低也已经接近2000元,部分较高的区县能达到约3000元。

  还有大学生[DaXueSheng]表示,社工待遇提高后,即使自己家不在北京,生活保障也应该没有问题。“不用向家里要钱了,自己艰苦点可以忍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名大四学生说,“不然,即使知道社区[SheQu]工作有前途,也不好下决心头几年一直靠家里资助度日。”

  连续两年考核合格方可落户

  报名热和此次招考的范围扩大也有较大关系。考试首次将“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以上学历的非京籍往届毕业生”纳入其中;此外未设置大学所学专业限制,都降低了门槛。

  不过,招考对大学生[DaXueSheng]落户的门槛相应提高,由原来的工作一年增加到两年,并且要求连续两年考评合格——考评的人既有街道、社区[SheQu]管理部门,也有社区[SheQu]居民。

  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处负责人表示,针对过去大学生[DaXueSheng]社区[SheQu]工作者流动大、难扎根的问题,今后将加强对大学生[DaXueSheng]社区[SheQu]工作的管理,大学生[DaXueSheng]社工的首份合同将达三年,真正让大学生[DaXueSheng]热爱社区[SheQu]、并在社区[SheQu]扎根下来,切实提高社区[SheQu]工作水平。报名公告中,“打造专业的社区[SheQu]工作者队伍”正是主要目标之一。本报记者 童曙泉

(编辑:SN026)
     相关链接
    ·北京将采取名院迁建等方式缓解看病难--中国
    ·北京将成立医院管理局统一管理市属大医院--
    ·北京参保人员违规开药将被监控--中国图鉴
    ·调查显示北京居民物价满意度低位回升--中国
    ·央行调查称北京仅一成居民未来3个月准备购
    ·北京将设立骨灰撒海纪念碑供逝者家属追思--
    ·北京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办法出台--中图网
    ·北京咨询提取公积金补贴租房款数量大幅增长
    ·三人涉嫌暴力强迫他人交易受审--中国图鉴
    ·七旬老者为下葬妻子吹奏哀乐送行(图)--中国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