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北京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明星涉毒接连曝光成网民关注禁毒话题--图鉴中国
2011-06-27

  明星涉毒、新型毒品、戒毒康复——聚焦网民关注的三大“禁毒话题”

内容来自dedecms

  新华网北京6月25日电(“中国网事”记者伍晓阳、吴晓颖)随着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来临,关于禁毒的讨论近期在网上持续升温。明星涉毒、新型毒品和戒毒康复,成为网民热议的三大“禁毒话题”。作为公众人物的明星涉毒接连曝光,令网友大感失望和痛心;新型毒品加速蔓延,同时吸食人员低龄化,令网友深感忧虑;如何戒除毒瘾仍是世界性难题,在强制戒毒之外,社区戒毒康复不可或缺,网民呼吁社会各界应对戒毒人员给予更多人情关怀。 织梦好,好织梦

  【聚焦一】明星涉毒接连曝光,公众偶像因毒沦落

织梦好,好织梦

  近日,一篇“曝光20位明星吸毒前后恐怖对比照”的帖子在网上广泛流传。这篇帖子搜集的吸毒明星名单上,莫少聪、满文军、含笑、谢东、萧淑慎等名字赫然在列。曾经英姿勃发、光彩照人的明星艺人们,吸毒之后精神萎靡、面容憔悴,有的还呈现衰老、肥胖和疱疹等症状。

内容来自dedecms

  娱乐圈为何屡屡传出明星吸毒的消息?有网民分析认为,涉毒原因有很多,除了毒品本身具有成瘾性以外,环境因素也很重要。你不抽就进不了那个圈子,人家以你不同心而拒绝你。当然有很多人是不自觉进入其中不能自拔,把这当成时尚的事,觉得潮人才会玩,刚开始玩的时候有些好奇,没想过会沉迷上瘾,还会去向别人炫耀。有人是因为精神空虚,想方设法寻找更多的“乐子”。还有人是为了所谓的“艺术灵感”。

内容来自dedecms

  (网言网语)每次明星涉毒落网都在网上引起热议。百度搜索“明星吸毒”,可以找到300多万条记录;天涯社区中一则有关明星吸毒的帖子浏览量达55万多次;最近几天,新浪微博关于明星吸毒的讨论达12000余条。网友“彭新亮亮”说:最近明星吸毒的事件越来越多,作为公众人物的明星,一言一行都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对青少年会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这种现象令人忧虑。网友“王文颖蜕”说:明星吸毒,道德底线何在?如果整个社会如此沉沦下去,我们将怎样面对下一代? 内容来自dedecms

  (记者观察)毒品猛于虎。以身试毒者,无论明星还是普通人,都不能逃离毒品的魔掌。作为公众人物和青少年偶像的明星,本应洁身自好,给人展现好的形象,给青少年树立好的榜样。但一些明星相继沦为“瘾君子”,实在令公众和粉丝们痛心失望。前车之覆,后车当引以为鉴。 织梦好,好织梦

  【聚焦二】新型毒品快速蔓延,吸食人员“低龄化”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今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青少年与合成毒品”。近年来,合成毒品即“新型毒品”呈现快速蔓延的势头,同时吸食人员呈现出明星的低龄化特征,许多网友对此深表忧虑。 本文来自织梦

  据有关资料介绍,新型毒品是相对于鸦片、海洛因等传统麻醉毒品而言的,鸦片和海洛因主要取材于天然植物,新型毒品则是以化学合成为主的一类精神药品,它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的有兴奋作用,有的有致幻作用,有的有中枢抑制作用,冰毒、摇头丸、K粉和三唑仑等都属于新型毒品。

dedecms.com

  新型毒品滥用主要发生在娱乐场所。专家指出,年轻人往往认为这些毒品的成瘾性较低,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新型毒品会导致很强的精神依赖。精神依赖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心理渴求,使用一次或几次之后,因再想体验那种感觉,原来的用药剂量就不够了,于是不断加大用药量或改变用药方式,变成一种恶性循环。新型毒品会对人的机体产生巨大危害,用药以后可能发生伤人、自残等暴力行为,新型毒品还容易引发性犯罪。 本文来自织梦

  (网言网语)最近几天,新浪微博中关于合成毒品的讨论近3000条。“浙江上虞公安”官方微博说,新型毒品迅速蔓延,式样繁多的毒品给青少年很大诱惑,究其原因主要是青少年轻信他人、交友不慎,或逆反心理、逃避现实,或追求时髦、刺激享乐,或受毒贩引诱,以及对毒品的危害性缺乏认识。有网友说,“溜冰”(指吸食冰毒)会变成神经病一点都不假。网友“幽香谧语”呼吁,有关部门不仅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还应该加大查处新型毒品的力度。 织梦好,好织梦

  (记者观察)新型毒品之害并不亚于传统毒品,甚至比传统毒品危害更甚,其危害不仅包括精神依赖性,还包括隐蔽性和迷惑性,以及对青少年的毒害。一些青少年对新型毒品之害缺乏认识,抱着好玩和刺激等心理吸食毒品,一旦沾上往往就不能自拔。加大打击新型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犯罪的力度,加强对青少年的毒品危害教育,仍然任重而道远。

本文来自织梦

  【聚焦三】创新戒毒康复模式,对戒毒人员更多人性关怀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我国禁毒法实施后,戒毒帮教机制作出了人性化的调整,从原来强制性隔离戒毒为主,调整为社区戒毒康复与强制隔离戒毒相结合的模式。 dedecms.com

  但不少网民指出,目前社会上对戒毒人员的歧视仍然存在,戒毒人员难以融入社会,与戒毒人员复吸率居高不下不无关系。国家禁毒委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的理念,进一步创新对吸毒人员的服务管理,建立完善更具人性化的戒毒康复模式和以安置就业为核心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体系,给予戒毒人员更多关心体恤,使他们病有所医、困有所帮、有学可上、有业可就。

本文来自织梦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社区戒毒康复的有益探索。如云南省开远市“雨露社区”的社区戒毒康复模式,以集中就业和真情关爱为核心,有效破解戒毒人员“融入社会难、重返吸毒易”的难题。云南各地妇女组织成立了“女子禁毒护村队”等6000多个民间禁毒防艾组织,在禁毒防艾宣传和帮教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湖南各地成立了“妈妈禁毒联盟”,结合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开展帮教工作。 织梦好,好织梦

  (网言网语)“平安梅州”官方微博说,当戒毒者出现生理、心理依赖危机或再遭受诱惑时,家庭和社会要及时给予监督、帮助和鼓励,及时与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取得联系,阻止他们再次染毒,帮助成瘾者脱离接触毒品的环境,以提高戒断率和巩固率。许多网友晒出社区戒毒康复的见闻和成效,呼吁人们对戒毒康复人员给予更多关怀,帮助他们重拾信心。 内容来自dedecms

  (记者观察)如何彻底戒除毒瘾,至今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戒毒人员复吸率高、重新融入社会困难等问题有待破解。以集中就业和人性关怀为重点的社区戒毒康复是一种有益探索。我国戒毒体制调整之后,强制戒毒职能划归司法部门,公安部门原有的强制戒毒所应盘活资源,用于社区戒毒康复。同时,禁毒是一场人民战争,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参与,在资金上、人力上给与资助和支持。(完) 内容来自dedecms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dedecms.com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相关链接
·铁道部:遇雨量超标需严控行车速度--中国图鉴
·明星涉毒接连曝光成网民关注禁毒话题--图鉴中国
·公安部评选出首批缉毒侦查专家--中图社
·蓝月亮否认洗衣液含致癌物称产品合规无害--中图社
·钉子户未按法院要求限期腾房 称做好被强拆准备--中图
·北京公布七一花卉布置方案 天安门设立体花坛--中国图
·6月以来21个省份遭受风雹灾害16人死亡--图鉴中国
·北京将推行预算管理问责制 政府乱花钱将查处--中国图
·长江三峡等38项工程获评国家优质投资项目--中图网
·北京海淀4万人享家庭医生服务--中图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