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福建共立刑事案件13.1万余起 |
1970-01-01 |
|
7月31日在福建省电视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全省公安机共立刑事案件13.1万余起。刑事犯罪主要呈现五个特征:
一是现行命案和涉电视案件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恶性犯罪案件得到有效遏制。上半年,共立现行命案284起,比降7.2%。全省有15个县、市(区)没有发生命案,占全部县、市(区)的17.6%。从已破案件看,有6成以上的命案系矛盾纠纷激化引发。全省共立涉电视案件236起,比降16%,但持电视抢劫案件增多。
二是刑事犯罪主体呈现低学历及年轻化等特点。在上半年抓获的各类刑事作案成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2.2%;青少年犯罪情况突出,查获的25岁以下刑事作案成员占总数的46.3%。
三是侵财案件仍呈高发态势。全省共立侵财犯罪案件约11.7万起,占立案总数的89.1%。其中,因工厂企业、居民住宅防范能力提高,露天基站、电线电缆、广播电视等"三电"设施以及路灯、路牌、护栏等公共基础设施盗窃案件有所增加。"两抢"案件中,带有区域性特点的"两抢"犯罪案件日益增多,犯罪分子以老乡关系为纽带,多实施流窜作案。虚假信息诈骗活动手法隐蔽智能,花样不断翻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来电号码"任意显示"软件,设置受害亲友的电话号码实施诈骗,隐蔽性更强,更容易得手。台湾籍犯罪分子在大陆实施诈骗犯罪活动十分突出。
四是经济犯罪案件有所增多。共立经济犯罪案件1664起,同比上升14.6%。商贸、证券、期货等领域的经济犯罪活动比较突出,其中非法经营、合同诈骗、职务侵占和信用卡诈骗等四类案件总和约超过经济犯罪立案总数50%。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危害金融管理秩序等经济犯罪出现新的动向。在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以融资、贷款为名进行合同诈骗案件多发。
五是毒品犯罪活动总体趋于平稳。上半年,全省共立毒品犯罪案件1316起,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境外毒品渗透危害不减,同时涉台大宗走私毒品特别是氯胺酮犯罪活动严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