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大学生骑车赴京看奥运 准备了一个学期(图) |
1970-01-01 |
|
从厦门骑自行车到北京,在一般人看来,这是件相当疯狂的事情,甚至觉得不可能。但是,厦门集美大学大三学生刘刚就为了他的奥运会梦想骑自行车跨越数千公里,昨天,当记者与他取得联系时,他已经到达了徐州。“从路标来看,我们离北京大概只剩780公里,8月8日前赶到完全没问题!”电话那头,刘刚兴奋地告诉记者。
据刘刚介绍,目前,他们现在的队伍已经壮大到7个人,其中两人是事先约好,在福州加入的。其他人则是分别到了浙江、南京偶然遇上结伴同行的。每天,刘刚他们都是早上五六点起床出发,骑车到中午11点才避一下烈日,下午3点左右再次出发,晚上的休息时间则不一定。就这样,他们经过20多天的努力,已经离北京不远了。
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年轻,因为北京奥运。
自行车故障屡见不鲜
7月26日,刘刚他们全力往南京赶,接近中午时,突然一个队友的车子爆胎了,他们只好停下,几个人一起忙活了好一阵子才把车胎补好。但骑了没多远,刘刚发现他的车胎也没气了,他们只好推车前进,到附近城镇找了个维修店修车。因为耽误了行程,他们只好摸黑赶路,但意外的是,队里惟一的女生王芳因没看清路中间的一块大石头,一下子撞了上去,车胎给撞穿了两个大洞。无奈,他们只好停下来,打着手电筒,修补轮胎。等他们赶到南京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
刘刚说,沿途像这样破胎等出现车子故障的情况不少,他们一路上都是修修补补走过来的。有一回下着大雨,车子又破胎了,他们身上被浇得透湿,可还是只能冒雨抢修。
车子破胎还是事小,在快到温州的时候,他的车子后轮扶条突然断掉,车子不能负重,幸好在队友的帮忙下,他才能继续前行。
好心人送出奥运门票
刘刚现在最期望的是能在8月6日赶到北京,休息一下后就可以到“鸟巢”前感受奥运气息,刘刚说,“虽然看不了奥运会开幕式,但我可以透过大屏幕看开幕式,近距离感受奥运。”
此外,他们骑行到北京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厦门一位好心人黄先生联系上刘刚和王芳,表示愿意将自己家人购得的门票送给他们,让他们能进入比赛场馆现场观看比赛。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比赛项目的门票,刘刚仍非常感谢黄先生,“终于能够亲身体验奥运比赛现场,这是我梦寐以求的。”
除了黄先生外,刘刚觉得,骑行给他最大的感受是遇到了许多好心人。沿途中,他们好几次到晚上休息的时候都找不到旅馆,只有些小村落,但当地的居民都会接纳他们,这让刘刚很感动。此外,他们沿途遇到的车友也很热情,都会互相帮忙修车、互相加油打气,“如果没有这些人,只有我一个人的话,是没有办法走下来的。”刘刚说。
为骑行准备了一个学期
马上就要达到北京了,刘刚电话中透露着欣喜,他还告诉记者,毕业后仍会继续骑自行车。他认为,骑自行车远行体力基本上不会有问题,关键在于要有毅力坚持下去。
“骑车在公路上,身后的车子不断从身旁经过。有时候真想伸手拦下一辆,坐到车上去,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刘刚说,到了最疲惫的时候常常需要自己给自己加油打气,才能让自己坚持下去。
为这次骑行,刘刚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考虑了很久,然后花了整整一个学期做准备,准备的工作包括查找资料、拟定路线、向有骑行经验的人请教等。
“2008年是中国精彩的一年,我也在这一年向自己挑战,完成了这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我将永生难忘。”(商报记者陈怀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