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峡经济区:和平红利VS和平发展 |
2009-07-10 |
|
首届“海峡”不久前在厦门开幕,之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并于5月14日正式对外发布全文。
“海西经济区” 最早于1990年代由福建学术界提出,范围包括福建全省、加上浙江、江西及广东三省的各一部分,基本理念是最终与海峡东岸的台湾进行经贸整合,合而成为“海峡经济区”。此一概念在2003年为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接纳,2006年纳入“十一五”规划。
“海西经济区”构想酝酿十几年,终于接近成熟,应与海峡形势的变化有关。
台湾海峡从来就有,但很难想象,两岸之间除了地理自然因素造成来往互动的隔阂之外,最大的障碍竟是来自政治因素的制约:
(1)17世纪,郑成功驱逐荷兰人,建设台湾作为反清复明的基地,两岸来往自然不易;
(2)清康熙平定台湾,两岸虽然统一,但以当时运输及科技条件,渡海不易,实质上仍缺乏整合;
(3)19世纪下半叶,帝国主义东来,觊觎台湾,使清廷凛于形势严峻,才决定将台湾自福建籍区划出,单独建省(1886年),并派刘铭传为首任巡抚。刘是个有战略视野的洋务派大臣,了解台湾战略地位重要,乃戮力将台湾省建设成捍卫中国东南的坚强屏障,惜刘及其数位后任只得十年时间,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台湾割给了日本,于是两岸这一隔又隔了半个世纪;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4)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将台湾归还中国,两岸统一,但国共内战又启,1949年开始,两岸分治。所以,严格地说,1945到1949,不但为期甚短,形式上虽然统一,但实质上也未出现明显的经贸整合。两岸自1949年后对峙,甚至还间有军事冲突,更谈不上互动整合了。这样的情况,一直要到蒋经国晚年才出现改变;
(5)1989年,蒋经国先生去世前一年,宣布台湾人民可以返大陆探亲,这是历史转变的关键,逐渐地,探亲之外有旅游,有经商,有投资,台湾的人、财、货可以前往大陆,但主要是单向;2008,国民党取代民进党重新执政,马英九上台,终于在两岸政策上跨出了较大的步伐,执政一年来,开放两岸直航,并将陆续开放大陆资金入台投资,大陆学生入台就学,这就使两岸之间出现了真正双向意义上的互动了。放在前述历史长河的演进中作比较,这是400年来除了1886到1895年短暂10年以来,出现真正实质互动的第一次。不但历史意义重大,而且对两岸未来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大陆改革开放30年来,自南而北,沿海地区得地利之便,发展迅速,但福建却始终相对滞后,这除了与福建的地理条件山多,纵深不足有关外,最大的关键其实是受制于海峡的政治气氛。政治气氛不但影响到基础建设的方向,也影响到市场经济中民间投资的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今,海峡政治气候正在出现明显的缓和,许多不利于经济活动的不确定、不明朗因素被快速的排除,这即是所谓的“和平红利”。“海西经济区”以及进一步整合海峡东岸台湾之后的“海峡经济区”的发展终于出现了开阔的形势:不仅两岸之间往返便利,福建在港口、机场、铁路、公路等方面也积极强化与外省尤其是浙江、江西、广东的建设,为整个“海峡经济区”拓宽了更大的腹地。
两岸允宜好好把握住这个世纪性的机遇,在“和平红利”的基础上,戮力推动促进双方的“和平发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