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据了解,目前,陇南市正积极利用现有水源和各类水利设施,对小麦、经济林果、蔬菜等农作物以及春播空闲地及时进行灌溉,确保土壤墒情,以便适时播种;集中人、财、物力,加快打井、修渠、建窖、建提灌、修塘坝等小型抗旱水利工程建设步伐,力争在抗旱春耕春造中发挥作用。目前,当地相关部门正积极推广渠道防渗、沟畦灌溉、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抗旱节水技术,同时调整种植结构,推广低耗水、耐旱、高效作物,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和特色农业,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抗旱保水剂、地膜覆盖、间作套种、注水播种等旱作农业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天水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针对旱情、苗情实际,天水市、县(区)党委、政府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察看受灾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制定抗灾救灾方案。市县区农业部门积极组织群众,加强秋冬季作物田间管理,狠抓了增施肥料、冬灌保墒、灭鼠、中耕除草等生产措施的落实,全市已先后打耱镇压麦田26.9万亩,追施化肥15.5万亩,完成冬灌11.2万亩,中耕除草50万亩,防治病虫害55.35万亩。同时,各县区把解决群众吃水困难始终作为抗旱救灾的头等大事,重点保障,解决了15万人的饮水问题。
2月5日,平凉市委副书记张军电话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针对目前的干旱,平凉市已要求各县(区)要把抗旱生产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其中,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对可能发生供水短缺的城镇、农村认真摸底排查,摸清现状,分类指导,采取措施。从现在起要立即启动各类水利工程投入抗旱生产,确保水利设施运行率达到90%以上。在进一步细化和分解抗旱春灌任务,蓄引提并举,确保现有抗旱水源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努力使春灌面积超过30万亩,要加强果园、蔬菜等作物的灌溉管理,广泛发动群众,专业抗旱与群众抗旱相结合,为保证今年果蔬产业增收打好基础。
目前,庆阳市全市上下紧急行动,全力投入到抗旱减灾工作之中,力争把旱灾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据了解,去冬今春,农牧部门两次组织市、县(区)农技干部对冬春墒情、苗情、病虫情进行监测预报,并建立了旱情、灾情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旱情发展,为春耕生产提供指导服务。有灌溉条件的地块,指导群众开展浇灌、补灌,努力扩大冬春灌面积。对无灌溉条件的地块,及时组织群众进行镇压保墒,要求在作物返青后及时耧播化肥,中耕除草,叶面喷肥,提墒保苗。
白银市农牧局副局长荆相田告诉记者,面对严重的旱情,他们已提前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为了保墒抗旱,他们要求农户除采用镇压、打耱的土办法保墒外,春播时要尽量利用土壤解冻时的墒情保种。同时,农牧部门今年在白银地区大面积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55万亩,其中会宁县50万亩,靖远县5万亩,并在农户购买地膜时每亩补贴23元。农牧部门在向农户推广抗旱作物新品种种植的同时,也建议农户减少春播面积,等夏季雨水充足、旱情有所缓解时进行秋播。
定西市对全市的抗旱救灾提出了四项举措。一是指导群众加强田间管理,对旱作农业秋覆膜地块及时巡查、压膜,防止大风、放牧造成地膜破裂;二是指导灌区群众加大冬灌力度,确保及时冬灌,做到应灌尽灌;三是发动广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认真调查分析,摸清作物受旱程度,及时了解苗情和墒情变化,制定不同的田管方案;四是加大对抗旱和春季田间管理工作的检查督促力度,建立信息日报制度,及时上报抗旱保苗和田间管理进展情况。
记者从兰州市榆中县有关部门了解到,该县75万亩旱地中,北山及浅山地区墒情较差,不能下种、勉强下种面积达到40万亩,占旱地面积的53%;2万亩旱地冬小麦、冬油菜受旱严重,返青有困难,抗旱春播形势严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榆中县在去冬今春中组织全县农技人员进村入户,采取多种形式,以双垄沟种植技术、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为主要内容开展培训,为春耕生产做好了技术保障。本报采访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