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委员赴甘肃考察改革30年发展:心系陇原 情注西部 |
2009-04-30 |
|
10月21日至27日,以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为团长的全国政协委员“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赴甘肃考察团,在甘肃省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活动。
考察团一行风尘仆仆、不辞劳苦,进农村、下工厂、住矿山、入军营,7天行程近2000公里,相继考察了兰州石化公司、金川公司、酒泉钢铁公司和武威市凉州区沙产业阳光试验区、张掖市万向德农马铃薯繁育中心等处。
改革开放的30年,是陇原大地面貌巨变的30年。甘肃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建筑建材、食品医药、轻工纺织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1978年到2007年全省GDP从64.73亿元增长到2699.2亿,增长了近41倍。人均GDP年均增长8.1%。财政收入翻了近20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0倍,教育、科技、卫生等事业得到蓬勃发展。这30年也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改革开放力度最大、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最明显、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考察中,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给甘肃工农业生产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让委员们印象深刻。尽管奔波劳累,但大家热情不减。30年前,张梅颖作为西部医疗队成员到过甘肃,近年来又率民主党派直接参与了定西地区的扶贫工作,她对甘肃这些年取得的成就非常赞赏,尤其对甘肃大力发展沙产业和建设节水型社会感到非常高兴。张梅颖说,这对于改善自然环境、生态条件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条路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在考察兰化、兰石集团公司、金川公司等企业后张梅颖说,在西部建设起如此大规模的现代化企业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给西部工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勃勃生机,尤其是金川公司在自然条件艰苦、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把金川建设成了名副其实的镍都,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考察团副团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卢昌华曾在甘肃工作过。他说,这次能到甘肃的很多地方实地考察,看到甘肃取得的新的成绩和发展,感到由衷的高兴,希望甘肃和祖国的大西北越变越美。委员们纷纷表示,西部人民艰苦拼搏的精神令人感动,甘肃的发展变化超出了自己原来的想象。杨瀚委员出生在甘肃,对这片土地有着一份特别的感情,每到一处,他都要详细地了解,细致地询问。他说,这片黄土地上发生着沧海桑田般的变化让他振奋。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实现了中国航天梦想的地方,也是委员们心仪已久的地方。在前不久完成了神州七号载人航天任务的指挥中心和高耸的发射塔旁,委员们反复观看,凝神倾听讲解介绍,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大家为改革开放给祖国航天事业带来的发展和进步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同时也被航天人以场为家、以苦为荣、扎根戈壁、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张骏委员说,航天城已成为镶嵌在祖国西部边陲的一颗璀璨明珠,这是几代航天人的艰苦拼搏的结果,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集中体现。李潜、朱光武、窦晓玉三位来自航天战线的委员表示,“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教育青年一代学习继承这种精神。考察之余,委员们还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向甘肃人民表达了钦佩与关爱。卢中南、陈醉、汪国新、赵秀云等委员即兴创作捐赠书画百余幅。滕矢初、山委员为了参加联欢演出休息时间辛苦排练,演出后还不忘热情辅导当地基层的业余文艺爱好者。
在考察过程中,委员们还就甘肃加快发展提出了真知灼见。长期从事统计工作的徐一帆委员建议,甘肃省应积极做好东部产业向西部梯次转移的工作,要重视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今后产业转移的问题。朱光武委员建议,国家应尽快制定东部对西部的帮扶政策和建立相应补偿机制,西部地区要大力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王兴东委员认为,甘肃文化底蕴丰厚,应大力挖掘弘扬,提炼充实民族精神,为西部乃至中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精神力量。(荣高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