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魏娟 实习生高鹏忠)翻出您的老照片,与我们一同重温60年岁月,追寻那些沉淀已久的往事。自本报“建国60周年大型影像征集活动”启动以来,就引发了许多读者的共鸣,有打电话询问的,有亲自送来照片的。8月5日,西北民族大学的岸波老先生送来了一张弥足珍贵的照片——齐白石与弟子韩不言的合影。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岸波与齐白石的入室弟子韩不言是好友,韩不言先生是陇上已故书画大家,3岁时双耳失聪、无法言语,但一生醉心书画,齐白石送名“不言”。岸波带来的相册上,有许多家人、朋友的合影,其中有一张是齐白石与韩不言的合照,照片上,齐白石身穿长衫,端坐在太师椅上,抬起手臂伸出二指指着前方,韩不言身着笔挺的西服紧靠椅后。岸波先生讲述了这张照片的故事:1950年的一天,韩不言到北京带着相机来到西城跨车胡同的“铁栅老屋”为白石老人照相。他支好三脚架,按下自拍器的快门后,站在老人身边一同合影,这时,一个年轻的弟子正好在门口出现,齐白石急忙伸手阻止,不料自拍器已完成了工作,就留下了老人“二指禅”与弟子的合影。这张照片几经辗转赠予了岸波先生,他一直收藏至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古稀之年的岸波先生一直生活在兰州,他感叹:“兰州解放前,南北两山是光山秃岭,60年后的今天,苍松翠柏早已将城市环抱;解放前最著名的建筑只有两层高的‘西北大厦’,60年后已是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他填了一首词《忆江南·魅力金城》,赞美兰州的变化:“金城忆,难忘游兰山。三台阁上观云海,蝴蝶亭前赏飞檐,尽兴在峰峦。金城美,月夜入画卷:华灯百里摇倒影,飞檐缀月风戏幡,清歌伴管弦……”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连日来,有不少读者纷纷打电话咨询,自己保存的老照片是否符合征集活动的要求,并详细描述了照片的来历和故事。而本次活动征集的照片范围较广,时间跨度大,凡是反映60年来百姓生活、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文化体育等具有时代特色的照片均可以参加。您可能是一位专业的摄影师,也可能是一位普通的摄影爱好者,或者只是偶然用相机捕捉到了甘肃60年飞速变化中的一瞬间,只要您曾经记录过、或者被记录过,都可以为我们讲述、追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粮票、缝纫机、露天电影、黑白电视机……这些已经被遗忘的词语,当再次被提起时,上了年岁的人也许充满唏嘘,年轻人却倍感陌生。今天,让我们借一张张照片,让经历过的人重新拾起记忆,让未曾经历的人熟悉父辈们筚路蓝缕的艰辛,触摸那些铸成今天美好生活的基石。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果您的相册中还有这些记录往昔岁月的照片,如果您还拥有某个珍贵瞬间的私人珍藏,如果您想晒晒您“压箱底”的照片,您可继续拨打电话0931-8153586进行相关事宜的咨询,或直接到本报(兰州市白银路123号甘肃新闻大厦六楼兰州晨报新闻大厅)投送照片或故事,也可直接将自己的照片或故事发送电子邮件到weijuan83121@163.com,并注明“建国60周年大型影像征集”字样。照片一经选用,即奉稿酬。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