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弹指一挥间。
1939年1月1日,当时中国西北唯一的科学教育馆——“中英庚款董事会理甘肃科学教育馆”正式成立。此馆就是现在的甘肃省博物馆的前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两天前,甘肃省博物馆举办了成立70周年庆典。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历史的长河中,70年只是短暂的一瞬,而就在这短暂的一瞬间,甘肃省博物馆栉风沐雨,走过了不平凡的峥嵘岁月……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急雨中,甘肃省博物馆的大门紧闭着。 tujian.org
几个广西来的游客打着伞站在大门前,隔着紧闭的自动门,望着近在咫尺的省博展览大楼,有些悻悻的。“今天闭馆啊。”浓郁的南方普通话里满是遗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每周一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闭馆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更多的时候,不少到甘肃来的游客往往把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作为甘肃之行的开始。作为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最为著名的博物馆之一,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着大量珍贵文物,所以,很多人觉得参观了甘肃省博物馆就可以说已经提纲挈领地掌握整个甘肃的历史了。 tujian.org
从初世宾家的客厅窗户向外望去,能看到甘肃省博物馆展览大楼的一个侧面。初世宾是1961年到甘肃省博物馆的,1985年担任馆长,前后一共当了17年。“我出生的那一年,也正是它开始筹备的阶段。”初世宾口中的“它”指的是甘肃省博物馆的前身——“中英庚子赔款董事会理甘肃科学教育馆”(以下简称甘肃科学教育馆)。 tujian.org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当时的政学界要人、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罗家伦,管理中英赔款董事会代表英国人戴乐仁、学者顾颉刚等人组成的西北教育考察团在对甘肃进行考察后认为,西北地区教育落后,有必要成立一个科学馆,向民众宣传抗战,普及科学知识,推动甘肃经济建设。于是,罗家伦、顾颉刚等人开始了甘肃科学教育馆的筹建。”初世宾说,之所以选择在甘肃兰州建立教育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兰州算得上是西北的大后方,在这里聚集着不少来自北大清华的避难教授,同时,兰州当时还是苏联支援中国的一条重要“军火线”和“军事动脉”的支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甘肃科学教育馆的建立还有一个历史背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兴起了办博物馆、科技馆的热潮,一个目的就是想通过博物馆、科技馆对民众进行科技教育,蕴含着科技救国的意味在里面。可以说,从清末到二战之前,我国的大部分博物馆都是在这个时代建立的,比如像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馆等等。”初世宾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38年春,燕京大学文学院院长梅贻宝被聘为甘肃省科学教育馆首任馆长。1939年1月1日正式开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4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接管了中英庚子赔款董事会理甘肃科学教育馆,更名国立甘肃科学教育馆,馆址在今天的通渭路。重点为自然科学研究与普及教育,主要从事化验与生物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编辑出版专刊四种。”初世宾说,即使到这个时候,相对于地质、化学、物理、天文学、生物等自然科学门类而言,文物依旧是次要的。“重自然科学这应该是筹备阶段就形成的模式和基础,这个模式被改变是在解放后了,解放后经过改造,加入了历史考古,也就是说就此开始了‘转型’——从比较单一的科学教育馆开始向综合性博物馆转型。”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56年甘肃省博物馆正式成立,为省级地志性博物馆,下分历史、自然、社会主义建设等部。陆长林任馆长。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59年展览大楼正式落成。 tujian.org
“从1956年起甘肃省博物馆开始了它的发展。”现任甘肃省博物馆馆长俄军说,“特别是在2000年,我们对展览大厅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建筑面积为28500平方米的新展览大楼于2006年建成竣工并投入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很多人都说‘甘肃不得了’,那么,‘甘肃不得了’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就在这里,就在甘肃的这个博物馆里。”初世宾说,最早的小米、最早的车轴、最早的彩陶……这些中华文明的“信号”都在甘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众所周知,甘肃省博物馆以收藏丰富、特色鲜明而闻名,其中原始彩陶、汉代木雕、佛教造像、文字简牍、敦煌写经等都在国内外有着很大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初世宾说,从1951年开始到1983年,甘肃省博物馆通过考古、征集、调拨等方式“得到”了一大批文物。“仅藏品而言,甘肃省博物馆完全可以位列全国博物馆的前五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像去年才到甘肃省博物馆工作的小曹这样的“80后”来说,关于博物馆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来自小时候看过的“铜奔马”和“黄河古象”。“尽管长大之后才知道看到的黄河古象是复制品,但这似乎已经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博物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世界’”。 tujian.org
无疑,在甘肃省博物馆众多的“镇馆之宝”中,铜奔马首当其冲。因为就是一个铜奔马,甘肃省博物馆在一夜间扬名世界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69年9月的一天下午,武威的农民在武威县北郊一公里处雷祖庙的雷台之下开挖战备地道时,无意间挖出了一座东汉时期的将军墓,出土了相当可观的一批青铜车马佣。其中有一件脚踏飞禽的铜奔马,是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品。可以说当时那里的群众还是有一定的觉悟的,这一批宝贵的东西能保留下来,有赖于他们热爱文物的那种热情。在地方政府和省上领导的重视配合下,一年以后,这些东西全部调到兰州,放在甘肃省博物馆保存。1971年的9月,郭沫若先生陪同柬埔寨的宾奴亲王到西北来参观,来到甘肃省博物馆时,当郭老看到这一件铜奔马后,赞不绝口。郭老回到北京以后,到处给大家游说宣传,甘肃的马踏飞燕如果入选全国的出土文物展览,会压倒现在看到的一切文物。当年12月,根据当时国家文物局的意见,甘肃省博物馆就把这103件物品送到北京参加展览,在北京展览了两年多,后来又出国展览,在亚洲、欧洲、非洲等世界各地引起了轰动。”初世宾说,以后人们都说郭沫若是铜奔马这匹“千里马”的“伯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中国成立后,我省先后发现了大地湾遗址、武威汉墓、灵台百草坡商周遗址、嘉峪关魏晋墓等古遗址和文化遗存,使得甘肃成为全国著名的文物大省,甘肃省博物馆也由此发展成为全国颇具影响力的省级博物馆。特别是在史前文化遗存、彩陶、长城、简牍、石窟艺术、敦煌遗书等方面,甘肃省博物馆在文物数量、级别、特色上在全国省级博物馆中均占有明显优势。目前,甘肃省博物馆收藏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件,其中历史文物8万余件,堪称精品的历史文物有3000余件,国宝级文物16件(组),国家一级文物720余件(组),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遗存,其中包括东汉的铜奔马、魏晋时期的‘驿使图’画像砖等文物精华。”俄军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停,停,停!”就在70周年庆典的前一天,俄军在办公室里对来让他签字要经费的工作人员一口气喊了三个“停”字,手势打着竞技比赛中表示停止的动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是最后,字还是签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是最后一次,你们花得太多了。”俄军冲着工作人员离开的背影喊道。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现在省财政给甘肃省博物馆一年100万的文物征集经费在俄军看来无疑是“杯水车薪”。“真的不够,500万,1000万还差不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俄军说,自1984年甘肃省考古所从甘肃省博物馆里分出去后,馆藏文物来源的途径就主要靠征集了。而征集是要花钱的,想要征集到“好东西”,更是要花大价钱的。像俄军这样“为钱而困扰”的景况,当年的初世宾也遇到过。“多年前我在兰州一个地方看到了一个宝贝,当时卖家要价3万元,一分钱不少。我在任期间,博物馆一年的业务经费不到12万元,特别紧张,所以,3万元不是个小数目,一时间根本拿不出来,后来,那个宝贝被一个韩国人买走了。”初世宾说,眼睁睁地看着“宝贝”被外国人买走,心里的滋味很不好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因为缺少经费,让初世宾心里不好受的还不仅仅止于此。博物馆侧重文物而“轻视”自然科技的发展态势也是让他忧心的。“博物馆是什么?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地方的精神财富,是一个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科技知识普及基地和教育基地,它同样还可具体到是一个生物标本室。但是,一直以来,也就是因为经济的原因,我们的博物馆逐渐缺失了自然科技这一大块‘要领地’,眼下大量的生物标本都是陈旧的,包括依旧在展的那个恐龙样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而对把甘肃省考古所从甘肃省博物馆里分离出去,俄军和初世宾相同的感受是——这是比博物馆缺少经费更严重的问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初世宾的记忆里,在甘肃省考古所分离出去之前的几年,每年博物馆增加文物2500件到3000件,考古所正式“独立”后,博物馆一年平均增加文物200件左右。“从2500到200,数据间10倍的差距足以说明了一切。”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实这个问题(甘肃省考古所分离甘肃省博物馆)是博物馆面临的最核心的问题,没有了资源的博物馆,无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迟早有一天它会枯竭的。一个博物馆,不引进文物,如何进行展览活动?靠吃老本能维持多久?现在,我们35万件的藏品中,至少有8万件是可以拿出来做展览的,当然,这似乎可以应付一阵子,不过,靠吃老本如何能保证展览质量和水准?”俄军说,以前还能从市县一些地方搞些“东西”,但是,现在人家也知道自己的东西自己留着了,想搞来东西就只能靠钱了。“像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这些国内知名博物馆,它们之所以能不断地进行各种展览,至少一个原因就是考古所依旧属于博物馆而没有被分离出去。”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人说,文物和人才是博物馆发展的双翼。自然,甘肃省博物馆也不例外。 tujian.org
2001年担任馆长以来,人才流失也是让俄军头疼的事情。俄军说不是担心人才流失,而是担心无法更多地引进好的人才。“希望能给我们引进人才的编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甘肃省博物馆曾经的‘考古五虎将’后来都走了。”初世宾说,这些年来馆里走了不少人。“而事实上从甘肃科学教育馆开始到甘肃省博物馆,多少年来,因为在这里有一批批专家学者而形成了一种传统风气——学术立馆的风气,这是一种精神力量。不过,70年来,这种传统起起落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初世宾说,就在70周年庆典会上,他碰到了杜晓帆。这个当年被他“挖”来的专家在甘肃省博物馆干了7年后离开了。“这次杜晓帆是以特邀嘉宾的身份来的,现在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驻中国、朝鲜、日本、蒙古、韩国代表处文化遗产保护专员,一大堆头衔,他给我留了电话,不过,我想我们也不大会联系的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