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艰苦奋斗创伟业,70年辉煌篇章载史册。 tujian.org
1939年8月11日,是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史上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祁连山下玉门老君庙旁的一号井获工业油流。从此,拉开了玉门油田开发的序幕,揭开了中国现代石油工业的第一页。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玉门油矿诞生在抗日战争爆发的烽火年代。在民族危亡之时,一批爱国知识分子抱着产业报国的愿望来到玉门,在穷塞绝域之地,开创我国现代石油工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沿海港口相继被日军占领,石油进口通道几乎断绝,抗日大后方发生了严重的油荒,“一滴汽油一滴血”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孙健初、韦勒、萨顿等中外地质学家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经翁文灏、钱昌照等爱国人士的奔走斡旋,国民政府决定勘探开发玉门的石油资源,并于1938年6月组建了甘肃油矿筹备处。严爽、孙健初、靳锡庚等爱国知识分子和工友们怀着开发石油、支援抗战的坚定信念来到冰天雪地的老君庙旁。在中共代表周恩来的直接关心下,陕甘宁边区政府从延长油矿抽调20多名技术工人和两部顿钻钻机支援老君庙油田的勘探开发。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1939年8月11日,玉门第一口油井获工业油流,从此揭开了开发建设老君庙油田的序幕。消息传出,全国抗日军民受到极大鼓舞。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41年初,为了扩大玉门油矿的生产规模,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决定成立甘肃油矿局,任命孙越崎为总经理。油矿加紧组织生产,增加出油井的数量,扩大炼油厂的规模,加快辅助设施的配套,同时,加速培养石油人才,使玉门油矿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942年,原油产量达到4.6万多吨,生产汽油180万加仑。以后两年,玉门炼出的汽油年产量都保持在200万加仑以上。到1945年,累计生产原油25万多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玉门所产油品陆续运往抗日前线支援抗战。1943年,日军企图强渡风陵渡,入侵陕西,由于有了玉门的汽油,能及时将苏联供应的大炮从新疆赶运到前线,阻挡了日军的进攻。玉门油矿还将油品运往内地销售,对缓解大后方的油荒、维持战时后方交通运输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46年6月, 甘青分公司成立,经理由郭可诠兼任。到解放前夕,时任甘青分公司经理的邹明先生率领员工积极进行护矿斗争,向新中国移交了一个完好的油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过10年的开发建设,到1949年,玉门油矿已经拥有一支4000余人的石油产业队伍。其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2200余人,技术工人1600余人。探明可采储量1700多万吨,年产原油7万多吨,共生产原油50多万吨,占全国同期产量的90%以上。建成了可产汽、煤、柴、润等12种产品的炼油能力,拥有地质勘探、钻井、采油、炼油、机修、水电、土建、运输和通讯等专业队伍的综合性石油企业,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产量最高、员工最多和工艺技术领先的现代石油矿场。玉门油矿在油田开发建设、石油炼制以及科研和技术工艺、企业管理等方面开了众多的先河,为石油工业的未来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分页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为满足国家建设对能源的需求,迫切需要找到更多的油气资源。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党中央决定在玉门建设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玉门油矿被列为全国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全国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方面,对石油基地的建设给予支持: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57师改编为石油工程第一师,近8000名指战员中的大部分成为玉门油矿的骨干力量;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陈云、邓小平、叶剑英、彭德怀等曾到玉门视察。朱德委员长欣然题词:“玉门新建石油城,全国示范作典型;六万人民齐跃进,力争上游比光荣。”叶剑英元帅题诗:“引得春风度玉关,并非杨柳是青年;英雄一代千秋业,敢说前贤愧后生。”苏联、罗马尼亚、民主德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派专家到玉门支援开发建设。来自各方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使玉门油田职工受到巨大鼓舞,石油基地的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到1957年,原油年产量达到75.54万吨,占当年全国天然原油产量的87.78%。1957年10月8日,新华社从兰州发出电讯: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工业基地在玉门建成。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我国石油工业加快发展的历史时期,玉门油矿承担起支援全国新油田建设的历史重任。他们从全国“一盘棋”出发,提出“一援、二让、三上”的行动方针,把支援新油田的勘探、开发建设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成建制地把骨干队伍和成套设备一批又一批地送往新区和兄弟油田需要的地方。 tujian.org
20世纪50年代末,石油部实施党中央确定的石油工业战略东移的决策。在我国东北发现大庆油田后,1960年,玉门油田作为大庆会战的主力队伍之一,派遣1.8万余名职工,带着成套钻机和设备奔赴松辽平原,其中就有铁人王进喜率领的1205钻井队。面对世界级的大庆油田和油田会战初期存在的诸多困难,铁人喊出了“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英雄誓言,率先垂范,组织队伍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迈气概,人拉肩扛,克服种种困难,为大庆油田勘探开发做出了杰出贡献,成为大庆会战的红旗、全国石油职工学习的榜样。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庆油田会战涌现出很多英雄模范人物,其中有很多来自玉门。“王、马、段、薛、朱”大庆五面红旗,其中“四面”来自玉门油田;大庆会战时有“八大老总”,其中6人来自玉门;“五把铁锨闹革命”的领头人薛桂芳也是玉门人。玉门油田不但在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以铁人为代表的玉门石油人在大庆石油会战中所表现出的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高尚品质和工作作风,对当时会战职工和以后石油队伍优良传统的形成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庆石油会战,将我国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了太平洋,做到了原油自给,实现了从“贫油大国”向“产油大国”的历史跨越。这其中,玉门油田功不可没。 tujian.org
在实施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部署中,玉门油田也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世纪80年代末,为实施“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决定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同时开展石油勘探开发会战。1989年,玉门油田主要领导先后率领近万名职工西出阳关,第三次奔赴“火洲”吐鲁番—哈密盆地,按照“新体制、新技术、高水平、高效益”的工作方针,参加了具有新时期特色的石油会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不到4年时间里就建成具有年产原油300万吨生产能力的吐哈油田,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又一个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油田勘探、开发、建设均达到高水平、高效益,按照“新体制、新技术”要求,油田管理在国内首先实现100万吨产能110人管理的新水平。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几十年来,玉门油田先后抽调10万多名员工和4000多台(套)设备,参加四川、长庆、柴达木等全国10多个油田,10余个炼厂、物探、运输等勘探开发会战和企业建设,充分发挥了石油摇篮“三大四出”(即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出产品、出经验、出人才、出技术)的历史作用。中国石油工业能够形成今天的局面,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玉门油田是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的。 [分页符]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玉门油田是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也是一个大熔炉,为中国石油工业造就和输送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海峡两岸石油界都有出自玉门的谙熟管理的领导、建树卓著的专家、闻名遐迩的英模。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地质事业著名的创始人翁文灏、工矿泰斗孙越崎等,是开发玉门油矿主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地质学家孙健初等,对老君庙油田进行了早期的勘探,是玉门油矿开发建设的重要奠基人;石油工程专家严爽,是玉门油矿主要创建者之一;地球物理学家翁文波,在玉门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重磁力勘探队,是我国勘探史上的一个创举;石油地质专家靳锡庚、杜博民,石油化工专家熊尚元、龙显烈等都在各自的领域为中国石油工业建设首开先河,为玉门油矿的建设发展做了开创性的工作;陈贲、卞美年、秦同洛、史久光、刘树人、李德生、童宪章等都是我国石油界的高级专家。他们不但为玉门油矿的开发,而且为我国后来石油工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金开英、吴德楣、虞德麟、董世芬、江齐恩、董蔚翘等从玉门走出,开创了台湾的石油事业。 tujian.org
玉门油田作为我国的第一个天然油生产基地,也是为祖国未来石油工业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基地。为建设这个油田, 有5000多名高等院校毕业生、2万多名解放军转业官兵及一批地方人员,先后共有4万多人走进这个摇篮锻炼成长,又先后走出玉门参加其他新油田的建设,相当于每年从这里“毕业”4000多名石油专业人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玉门油矿第一任军事总代表康世恩,后来成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卓越领导者和国家领导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国许多石油企业领导包括一些政府部门的领导人来自玉门。其中,杨拯民、焦力人、宋振明、赵宗鼐、李敬、李天相、任志恒、秦文彩、闵豫、金钟超、陈耕、程浩、吴碧莲、黄亦纯14位同志成长为省部级领导干部;翁文波、李德生、田在艺、刘广志、童宪章、翟光明6名技术专家成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有百余名同志成长为石油战线的中高层领导干部。 tujian.org
在玉门成长起来的王进喜是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在建国40周年的时候,他与雷锋、焦裕禄、史来贺、钱学森一起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命名为“建国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世纪之交,他与其他伟人和英雄人物一道被列为“百年中国十大人物”,写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他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国著名诗人李季曾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来描述玉门油田的贡献是非常形象、十分贴切的。如今,玉门油田在全国播下的“种子”已经开花结果,玉门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做出的杰出贡献已经载入光辉的史册。 [分页符] tujian.org
台湾苗栗是我国近代第一口油井的诞生地,延长油矿是大陆第一口油井的诞生地,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第一个现代石油生产基地,祖国的石油事业把“两岸三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tujian.org
早在玉门油矿开发之初,翁文灏拜访中共代表周恩来,商量调用延长油矿钻机一事。周恩来当即表示“同心为国,决无疑义”。陕甘宁边区政府鼎力帮助拆运。这是国共合作的一段佳话。 tujian.org
抗日战争胜利后,一部分从事勘探开发和炼制事业的技术人员从玉门调往台北,成为台湾石油工业的奠基人。 tujian.org
同居老君庙旁,同饮祁连雪水。这些在玉门成长起来的石油人(石油界尊称他们为老油人),对玉门有着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怀。离开玉门后,他们一直念念不忘玉门油田,能在有生之年到玉门去看一看、走一走,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很多台湾老油人都表示愿为玉门油田的发展、愿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再做点事、再尽点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对台发表统一祖国大业的重要谈话。此时正值我国海洋石油对外开放,康世恩同志考虑顺应两岸往来的形势,欲请台湾石油界参加投标。在北京的老油人邹明、翁文波、史久光等开会研究与台湾石油界的合作事宜。随后,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名誉主席孙越崎发表讲话,表明大陆愿与台方合作开发海上油气田。此后,海峡两岸老油人的个人往来不断增加。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90年、1992年,台湾老油人两次应邀访问玉门并参观了大庆油田等企业,打破了两岸石油界割断40多年的历史。1992年,我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台湾老油人。台湾老油人表达了海峡两岸石油界同根同源的深厚感情,对大陆石油工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很是钦佩,并表示要为促进两岸石油界的交流与合作作出努力。其后,台湾石油公司的负责人多次到大陆石油石化企业参观访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陆老油人也曾先后3次应邀访问台湾,所到之处,强烈感受到两岸之间的“中华民族情感”,深深体会到加强交流与合作是两岸石油人的共同愿望。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98年8月,中国石油学会和玉门油田共同邀请海内外20多位老油人齐聚玉门。千里寻根,故地重游,这些耄耋之年的老油人大都激动地流下了热泪。金开英等台湾老油人还专赋“玉门颂”,表达了对玉门油田的深厚感情。他们把玉门油田看作是台湾石油人心中的圣地,称台湾石油工业是由玉门老君庙精神所奠基,把访问玉门油田当做“回娘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玉门油田像一根扯不断的纽带,把海峡两岸石油人的心紧紧联结在一起。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石油界的交流与合作,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携手共进,成为海峡两岸石油界的共同心声和强烈愿望。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石油界积极寻求合作项目,在石油勘探、炼油化工、科技经贸等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双方在不断加强交流的基础上,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分页符] tujian.org
玉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玉门精神。玉门精神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石油队伍可贵的传家宝和精神财富。玉门精神为中国石油工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玉门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抗日战争民族危亡的年代,优秀的热血青年和爱国志士,以救国图存为己任,选择着不同的方式,实现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有的奔赴延安追逐光明,有的奔赴抗日前线浴血抗战,有的则来到戈壁荒漠,在石油河畔实现着产业救国的理想。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胸怀报国拳拳之心的知识分子,玉门油田才得以规模开发,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每当祖国最需要的时候,玉门石油人就义无反顾。1949年9月,为迎接油矿解放,工人们组成护矿自卫队,掩埋机器,昼夜巡逻,使油矿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1950年,响应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为购买“石油工人号”战斗机,油矿员工积极踊跃,自愿捐款。伴随着新中国的壮大,爱国激情日益高涨,油矿职工以主人翁的姿态,想国家所想,急国家所急,迅速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建设运动,把一个新型的天然石油基地奉献给祖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玉门油田又肩负着支援新油区开发建设的历史重任,无私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玉门精神,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特色的艰苦奋斗精神的具体体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70年前,以孙健初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在青天一顶狂风舞、满目荒凉人踪稀的亘古戈壁上,窑洞中住宿,老羊皮御寒,白手起家,艰苦劳作,用顿钻打井,挖土坑储油,靠两条腿进行着玉门早期的石油勘探。建国后,一代又一代玉门人,扎根祁连,艰苦创业。钻井队长、全国劳动模范郭孟和,为了多打井、多找油,带领全队职工,在防寒设备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冒严寒,战冰雪,在海拔2500米的青草湾地区钻井获得成功,开创了中国冬季钻井的先河,被誉为祁连山下的“冬青树”; 退休工人、共产党员马武林,“一把铁锨两只手,哪里有油哪里走”,自1984年到1988年,回收了几千吨落地原油,被誉为“祁连山下一口井”;20世纪60年代初,祁连山下,海拔2700米的井场,没有机械动力,80多人组成的群众修井队,肩背钢丝绳,硬是把井下四五吨重的油管从几百米深的井筒内一根根地拉上来,清完蜡,冲尽沙,然后再一根根地放下去,每修一口井要负重走200多趟。这一幕幕情景确实感人至深,刻骨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今,玉门石油人形成的“一厘钱”、“穷捣鼓”、“找米下锅”、“小厂办大事”、“再生厂”五种精神仍然传承不衰,成为油田员工过紧日子、降本控费、拼搏奋进的精神力量。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玉门精神,是以“三大四出”为主要内容的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精神的具体体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70年来,在我国石油工业从小到大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玉门承载了“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出产品、出经验、出技术、出人才”的历史重任。玉门油矿刚刚解放,彭德怀同志就提出,玉门油矿要建成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发挥更大的作用。康世恩同志称玉门油田是石油工业的“老母鸡”,形象地说明了玉门油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tujian.org
玉门油田发挥石油工业老基地的作用,胸怀祖国石油工业大局,当新油田建设需要时,要人给优秀的,要设备给最好的,慷慨无私支援别人,历尽艰辛发展自己。这就是“玉门风格”,这就是玉门石油人的思想境界。在参加所有的会战中,玉门油田做到了:需要什么样的设备,需要什么样的人,玉门油田只要有,就千方百计支援。有两个的,拆一个;只有一个的,拆走。工人们说:“新油田条件比我们差,困难比我们大,只要我们有,要什么给什么,这是我们的责任。”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玉门油田还把当时掌握的新技术、新工艺一个个传播到全国各油田。玉门油田是对低渗透、低产油层进行大规模压裂酸化增储上产的开创者。第一次推行快速钻井法,第一次采用机械采油新技术。首次应用催化裂化工艺,首创氧化焦化新工艺。1954年12月,老君庙油田开始注水试验,成为中国油田开发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为其他油田的长期高产、稳产提供了经验。康世恩同志曾高度评价说:“这些经验应用到大庆油田后,又发展成为早期、内部、切割、分层注水,创出了油田开发的高水平。”在玉门成立的我国第一个采油科学研究所,开辟了科学开发油田的新路。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油田摸索实践出了以大修、侧钻加深为主的挖潜技术,以压裂为主的稳油技术,以“封、堵、调”为主的控水技术,以“三次采油”为先导的提高采收率技术等十大采油新工艺,为老油田的稳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首创的大功率电脉冲、高能气体压裂当时被誉为“山沟里飞出的两只金凤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玉门精神,是以不断探索、超越自我为实质的开拓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玉门油田,每完成一次支援别人的重要历史任务,就意味着自身又一次艰难创业的开始。当一批又一批的骨干力量调走、一台又一台的设备运走后,玉门石油人直面困难,创新奋进,“调走旧的造新的,调走洋的造土的”,“不守摊子再创业”等,使老油田不断获得新发展。进入20世纪60年代,油田产量下滑形势严峻,玉门油田大打原油上产翻身仗,持之以恒搞勘探,增加储量促上产,不断地向采收率极限挑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配套形成了适合后期开发的系列工艺技术。依靠这些技术,老君庙油田综合含水一直控制在77%以内,采收率达到45.9%,实现了老油田持续稳产,创出世界同类油田开发的高水平,4次荣获“高效开发油田”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油田炼油化工不断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步伐,加快产品质量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步伐,坚持走特色精品之路。从上世纪60年代我国空军使用的航空煤油到新世纪“神舟”载人飞船使用的特殊润滑脂等,用的都是玉门生产的特油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玉门精神,是以严细认真、锲而不舍为重点的实事求是精神的具体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玉门油田善于总结经验,善于在复杂矛盾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走过的弯路,也不回避。有一个时期,玉门油矿曾一度超负荷开采,使油田产量急速下降。油田上下坚持从实际出发,通过学习研究,搞清油田稳产的规律,准确地计算可动用储量,合理确定生产指标,管理上坚持“三老四严”,确保油田持续稳产。正是这种求实认真的态度,加上油田职工矢志不渝的苦干实干,终于实现了从1970年到2000年“三个十年稳产”的目标,并为兄弟油田的后期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玉门精神,是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发扬解放军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的具体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玉门油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期,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重要转折关头,一批批爱国知识分子,一批批叱咤风云的解放军官兵,一批批为油拼搏的热血儿女,用青春、才智和对祖国的挚爱,丰富和发展了以艰难创业为内容的“老君庙精神”,以实际行动扩展和延伸了玉门精神的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41年春成立的中共老君庙矿区地下党组织在隐蔽精干、积蓄力量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工作,以教师的合法身份,向职工灌输抗战救国思想,广交朋友,播下革命火种。玉门油矿解放后,积极发展组织,到1954年,党员总数达到1736名。这一时期,油矿党组织发挥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组织职工完成了油田接管、恢复改造和建设发展的任务,建立工会组织,使油矿职工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和对党的热爱。党员们带头以苦为荣,忘我工作,团结职工英勇奋斗,体现了玉门石油人艰苦拼搏、为国分忧的优秀品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52年,4000多名石油师人把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光荣传统带到了石油队伍,同时,将部队能征善战、不怕困难、连续作战、纪律严明、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重视队伍管理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带到了油田,提升了石油队伍的政治素质,丰富了玉门精神的内涵。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70年来,油田各级组织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在党的建设方面,注重在组织、思想、作风建设上扎扎实实做工作,在勤政廉洁、联系群众等方面下工夫,探索并有效开展了符合油田实际的党支部升级达标、党支部“十面红旗”、党员“十大先锋”、领导干部“十佳公仆”等具有玉门特色的活动,使玉门油田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等光荣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玉门油田70年发展历史,是一部光荣的艰苦创业的历史,是一部爱国奉献的历史,是一部自强不息、开拓奋进的历史。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玉门油田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所做的重大贡献将永载史册。玉门石油人在70年油田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和革命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天,我们重温玉门艰苦创业的光辉历史,追溯玉门精神形成发展过程,就是要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去迎接新的挑战。目前,玉门油田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东山再起,焕发青春,打造百年油田。我们相信在中国石油集团打造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新的历史征程中,玉门油田一定会发扬传统,再接再厉,再建新功。 tujian.org
(作者系原石油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现任世界石油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任,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