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52年,解放电影院职工在影院门口做广播体操。本报首席记者 田蹊 翻拍 (除署名外,照片均由赵清华提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72年7月1日,在雁滩游泳池办水上运动会。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70年,省汽修一厂工人用自制的杠铃锻炼身体。(陈焕昂供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74年,敦煌路派出所女警拉“五簧臂力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报讯(记者魏娟 实习生高鹏忠)“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您还记得这句曾家喻户晓的口号吗?还记得小时候开运动会时的热闹情景吗?建国60年来,人们的体育运动随着社会的变革发生了诸多变化,本报“建国60周年大型影像征集活动”就征集到了许多不同时代人们运动场面的照片,许多读者用独特的视角记录了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人们对体育的热爱。品读照片,回味过去之外,也更能看出每个时代的特征和生活背景。 tujian.org
建国初期,体育事业被当作国家建设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载入了国家的根本大法。1949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所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文规定“提倡国民体育”。虽然当时生活还很贫苦,但热爱劳动,热爱体育,艰苦奋斗、朝气蓬勃成为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在老摄影家赵清华送来的一幅1952年的旧照片上,解放电影院的职工们迎着初升的太阳,整齐划一地做广播体操,最前面还有人带队领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响应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甘肃省汽修一厂的职工们开动脑筋,自己用旧的汽车零件做了许多“杠铃”。闲暇时间,工人们就在院子里聚集起来,举重锻炼身体。1970年,省汽修一厂的职工陈焕昂用自己新买的照相机留下了这样一幅画面:光着膀子的工人在厂房前举重,动作娴熟标准,用汽车轴承和齿轮做的杠铃清晰可见。如今回忆起来,已退休的陈焕昂感慨万千:“那时候条件不好,人们自己想方设法做各种体育器材,现在各种健身器材多了,锻炼的人却少了。” tujian.org
上世纪70年代,体育设施虽然简陋,但群众性的体育运动还是很多。1972年7月1日,在雁滩的简易游泳池里,热爱运动的人们在这里举办了一场水上运动会,堪称盛大。在赵清华老人拍摄的照片上,3名运动员在3个高低不同的跳台上进行表演,起跳、凌空翻转、入水的动作整齐优雅,围观的群众将体育场挤得满满当当。赵清华还拍摄了1972年七里河地区少年儿童田径运动会,入场的队伍举着毛主席画像和“毛主席万岁”、“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争光”的标牌走过主席台。另一张照片上,1974年,敦煌路派出所的女警拉“五簧臂力器”,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截至目前,本报“建国60周年大型影像征集活动”仍持续进行,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参与进来,拿出您的老照片,回忆过去的岁月,分享属于那个时代的酸甜苦辣。您可继续拨打0931-8153586进行相关事宜的咨询,或直接到本报(兰州市白银路123号甘肃新闻大厦六楼兰州晨报新闻大厅)投送图片或故事,也可直接将自己的图片或故事发送电子邮件到weijuan83121@163.com,并注明“建国60周年影像征集”字样。本报此次征集实行实名投稿制,在您提交作品时,必须提供个人真实姓名、通讯住址、邮政编码、电子邮箱、电话号码,以便联络。一经选用,即奉稿酬。 tujian.org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