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精神矍铄的老英雄方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兰州战役,是第一野战军于1949年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城市攻坚战,也是解放大西北中最关键、最激烈的一次决战。第一野战军以伤亡8700余人的代价,歼敌2.7万余人,消灭了马步芳集团的主力,打通了进军青海、宁夏和河西走廊的门户,为新疆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解放铺平了道路。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兰州,北临黄河,东、西、南三面环山,自古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时期就构筑了国防工事的兰州城被国民党守军称为是“不可攻破的铁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49年8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先遣部队在兰州城郊会师,开始战斗准备。8月21日拂晓,许光达率领的第一野战军二兵团、杨得志率领的华北野战军第十九兵团从东、南、西三面同时对兰州外围的据点发起猛烈炮击,但退守兰州的马步芳队伍凭借有利的地形发起反攻。由于侦察不够,仓促发起攻击,解放军首攻伤亡2500人,司令员彭德怀果断下令停止攻击。25日,解放军在总结教训后,发起了第二次攻击,激战至26日12时,全歼守敌,解放了兰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78岁的方正老先生在西固区一栋楼里为我们讲述了那段回忆。方正是四川安岳县人,解放战争后期参加了扶眉战役、兰州战役,历任班长、排长、文书、文教参谋等职务。60年过去了,但老英雄的讲述却让我们清晰地听到了当年兰州城里的隆隆枪炮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49年8月,方正只有18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8月21日,解放军首战失利后,部队一边总结经验教训,一边加强阵地的防御工事。23日凌晨4时多,阵地周围突然枪声大作,成群的敌军在月光下张牙舞爪地偷袭过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周围的梯田里密密麻麻都是敌人,所有的人赶紧拿枪进行反击,二连战士胡平奋不顾身跟敌人对射……突然,胡平在离我只有3米远的地方中弹,我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战友倒下……”方正说。为了有效打击敌军,指挥部命令方正所在的28团组织突击队对敌人发起反冲锋。二连连长王志成和七连副连长张保英一马当先,带领突击队扑向已溃退的敌军。这时,王志成突然发现张保英被多名手持大刀的敌人围攻,他立即冲上前去替战友解围,击毙了多名敌兵,他自己也不幸中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连长被担架抬下来的时候,脸色苍白,怒目圆睁,鲜血染红了手里的枪,他当时才27岁呀……”回忆到这里,方正的情绪十分激动。身负重伤的张保英见王志成为了救自己壮烈牺牲,更加奋不顾身,拿着一根长矛浴血奋战,战士们连续4次打败了敌军的反击。23日上午8时多,反偷袭战斗取得全面胜利。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残酷的战争中,战士们的生活更是艰苦,虽然后勤人员四处筹集粮食,但给养仍十分紧张,水也不够喝,有时一两天都吃不上一顿饱饭。“但那个时候战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那种关怀胜似亲情。”采访中,方正给记者讲了“两把炒麦”的故事。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8月23日,反偷袭战斗取得胜利后,营部司务长蓝殿奎给方正所在的阵地上送来了3袋炒熟的麦粒,每人分两把充饥。大家十分惊喜,看了又看,闻了又闻,但谁也没有马上往嘴里吃,班长排长都把分给自己的一份往战士的口袋里装,战士们又小心翼翼地还给干部,大家相互谦让,但地上一粒也没掉下。一营副教导员张林峰半开玩笑半鼓励大家说:“都不要推让了,我们同生死共患难,有敌同歼,有麦共吃……” tujian.org
8月25日拂晓,解放军向兰州外围阵地发起总攻,数百门火炮猛烈地向敌阵地开火。敌军防守兰州的主阵地在沈家岭,这是兰州的南大门,号称“兰州锁钥”。拿下沈家岭,不仅可以打通进入兰州的通道,还能直捣西关什字,控制马家军西逃的唯一退路——黄河铁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沈家岭必须拿下,这个任务就交给在扶眉战役中荣立战功的2兵团第4军11师31团!”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下达了命令。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战斗一打响,31团团长王学礼身先士卒,指挥爆破组把沈家岭炸开了一个大缺口,接着在炮火的掩护下2营率先发起了冲击。王学礼在前沿指挥将士与敌人拼杀时,壮烈牺牲。25日下午6时,31团拿下沈家岭,但伤亡十分惨重,全团只剩下300多人。皋兰山主峰营盘岭上的战斗同样激烈,46团7连指导员曹德荣抱着炸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炸毁了敌人的碉堡,皋兰山被顺利攻取。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6日凌晨,因主阵地失守,狗娃山的敌军全部溃退。就在敌军准备秘密通过黄河铁桥向西宁方向撤退时,解放军主动直插西关,向黄河铁桥发起攻击。桥上一片混乱,很多敌人落入黄河被溺死。凌晨1时半,解放军占领并控制了桥头阵地,敌军余部成了瓮中之鳖。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8月26日12时,解放军全歼兰州残敌,解放了兰州,鲜艳的红旗插上兰州城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图 本报首席记者 齐兴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