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省政协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发布《广东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政府、企业、务工人员、培训机构对广东省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83.5%、75%、67.7%、90.6%,平均满意度为79.2%。
监督“双转移”工作,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交给省政协的任务。去年底,省政协委托华南师范大学劳动经济研究所对广东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专题调查。该所向转移园区的政府、企业、务工人员和培训机构发放万余份问卷,通过分析评估完成《报告》。
成效超70%劳动力以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
《报告》显示,3年来全省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266.6万人,转移就业469万人。从2007年末到2010年底,广东省农民工增加258万人,外省农民工减少200万,广东省本地就业比例大大提高。
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全省超过70%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调查中务工人员平均月工资228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近三年的平均增速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2011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从上年的3.03:1缩小到2.87:1。
劳动力转移还推进了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全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持续稳定减少,5年来比重下降5.5个百分点,劳动者技能素质得到整体提升,技能人才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近40,优化了劳动力素质结构,从而支撑了产业转型升级。
评价务工人员和企业满意度低于政府自身
《报告》认为,劳动力转移工作切实增强了全省干部“干实事、抓发展”的动力,通过优化配置劳动力生产要素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农民的生活与发展条件得到改善,劳动力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据调查,政府自身、企业、务工人员、培训机构对广东省政府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83.5%、75%、67.7%、90.6%,平均满意度为79.2%,总体上充分肯定。
满意度最高的是培训机构,达到90.6%,反映出政府先后出台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得到了培训机构的充分肯定。满意度排在第二位的是政府本身。但务工人员和企业的满意度相对较低一些。
“这反映出二者面临的问题要高于政府和培训机构的预期。”调查组成员、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邬锦雯表示,未来制定的政策仍要以企业和务工人员的具体需求为出发点,例如在转移就业服务方面,市场供需双方满意度分别为80.3%和72%,均高于培训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评价。
三大问题引关注
《报告》同时指出了广东劳动力转移工作存在的几项突出问题。
1.务工出现“零结余”甚至“负结余”
近两年物价飞涨,尤其是农产品和房地产价格(包括房租)上涨幅度更大,受此影响,导致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劳动力工资上升速度跟不上物价上涨速度,转移劳动力实际收入呈下降态势。
企业愿意为转移劳动力提供的月薪为1778.7元/人,远低于劳动力自身的期望月薪值3441.6元/人的报酬。在外出务工人员的每月的平均基本生活消费为1288.14元并随物价上涨不断提高,转移消费落差即现工作地点与原户籍所在地的消费水平相比平均为1.79倍,出现了务工最终“零结余”甚至“负结余”。
2.仅17%农民工认为自己是城里人
《报告》称,城市主要的公共服务项目仍面向本地户籍人员,农民工与城市社区活动基本隔绝,生活圈子狭窄。
农民工对政府在农民工入户城镇、心理健康保障、生存保障等方面的满意度都低于65%,企业对保障房建设满意度仅为61.9%。
在此情形下,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较低,只有17.2%认为自己是城里人。
3.劳动力转移培训缺乏长效机制
农村劳动力被动参加转移培训,选择培训项目的话语权不强,16.1%劳动力认为需要再培训。近47%的务工者认为培训内容不深,有39.7%认为培训覆盖面不广,有31.6%认为培训专业与企业需求不对接。
此外,还有部分地方对培训工作不够重视,只忙于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考核,存在培训走过场的现象,虽解决了“洗脚上田”的问题,但技能素质仍未“脱胎换骨”,转出去的劳动力多从事低端劳动,就业稳定性不高,劳动力转移后“回流”严重。
值得一提的是,据调查,有26%的政府人员认为政府用于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专项资金存在操作过程中的漏洞,对此需要深入了解并处理典型问题。
(南方网编辑:谢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