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教于日本大学的教授李克是日本排名前十位的商学院中最年轻的教授。目前,李克还兼任着日中管理学院院长、美国圣约瑟夫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亚太经济评论》主编、香港城市大学金融与经济学系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等。2011年9月,他写作出版了畅销书《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书中参考美国和日本等国的经验,结合国内经济和产业的实际,对我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建议,受到广泛关注。
去年“3·11”日本大地震后,广东马上对日本地震的影响作出快速反应及预判。作为广东省调研日本地震专题中的特聘专家,李克为广东应对日本地震的影响与对策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
●未来广东的发展,还是要挖掘和创造新的“内生比较优势”,重点是提升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在国际市场网络中的话语权
●“腾笼换鸟”还是建立在外部依赖的基础上面,广东未来发展更关键的是要培育“自己的鸟”
●广东各地市在建设新兴产业园区、创新园、孵化园的时候,我想说,政府要注意“有所为,有所不为”
谈
日企投资
日中小企往外走多选择广东
南方日报:来自海关的数据,今年头两个月,广东与日本双边贸易额达46.6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5.3%。近年日本企业不断加大对广东的投资,特别是一些如松下、东芝电子以及本田等汽车制造等大型企业。据您对日企的了解,他们在内地选择广东的出发点在哪?未来对日企投资广东您有何展望?
李克:日本海外“产业备份”选择广东,主要是看重制度环境、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网络。
从2011年夏天起,日本政府以及很多财经类机构共同推动本土企业第二轮的“走出去”战略,而这次“走出去”战略主要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日本中小企业在原来的日本模式中是为大企业做配套的,很多核心配件和服务是通过“下包制”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上世纪90年代以后,大企业往外走得快,但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少,近些年由于日本国内市场的萎缩,让很多没有独立产品的中小企业日子更难过。日本的贸促会、中小企业协会等从去年年初就不断推出新的计划,鼓励中小企业往海外走,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大陆则成为他们的重要选择。
尤其在“3·11”日本大地震后,日本更加意识到“产业安全”的问题。其实受灾地区对日本GDP的影响不到5%,但是东北三省是电子、汽车部件重要生产基地,不仅对日本相关行业,而且对全球特别是中高档汽车、电子产品的影响都很大。
南方日报:日本“产业备份”为什么选择广东?
李克:我想主要基于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目前来看广东经济总值规模大,最主要是已经形成特定产业的较完整的产业链和配套的网络。
第二个原因,日本企业原来在广东投资的项目是零敲碎打的,但是从2000年后,日本开始有计划地在广东重点推进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目前广东已经成为日本重要的相关产品的生产基地。原来在小排量汽车方面,其实日本更倾向于泰国,可是去年发生在泰国的水灾,让日本对这种选择有了一些反思。同时,日本也要转型升级,传统优势行业都有巨额亏损。从去年年底开始日本不断扩大以广州为中心的中国华南生产基地的投入。
第三个方面,是看重广东的制度环境、基础设施以及政府行政能力的综合方面的因素。广东无论外贸体制、物流体系、信息,还是交通基础设施、政府行政能力都相对完善和优越。
谈
合作空间
粤企应主动承接技术合作
南方日报:促进广东与日本之间的进出口贸易,两个地区在哪些方面需要磨合和改善?
李克:广东企业应主动去承接对日技术合作,而不是“坐等”。
从整体来看,广东和日本未来合作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日本传统优势产业已经出现了新一轮向海外转移的势头,例如松下最近就表示,未来所有手机生产全部放在海外。其他日本企业也有类似的计划。这就又回到中国企业的应对问题,我们是否准备好去承接这些日本企业的产业转移计划了?在我看来,中国在承接LED电视、电子音响、精密加工、汽车配件、数控加工等方面技术上,广东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同时又是通往东盟和南亚的桥头堡,对日本企业是有极大吸引力的。
对于广东未来对日出口的产品,不能再以简单的劳动密集型来认知。更多应利用现有的比较优势,考虑动态的、主动的合作模式。依托日本企业向海外转移的变化,以日本中小企业为主要目标,主动承接技术上的合作机会和进入日本的产业供应链。一些条件成熟的企业,甚至可以自动“走出去”,通过和日本企业的股权合作,包括并购模式,在部分行业取得更大的国际市场空间和中高端产品的进入通道,甚至可以将部分“中国制造”产品转变为“日本制造”产品。
谈
转型升级
创造“内生比较优势”
南方日报:当前广东正在加快转型升级,您有什么建议?
李克:继续单纯靠外向型经济、招商引资不足以缓解转型压力。对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如果不够,广东转型升级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不能单纯靠代工、贴牌、OEM等简单化的外向型经济模式。未来和日本合作的话,应该更多考虑怎么把他们的技术和产品的优势,逐步嫁接到现有的中国企业中来,建立新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以提高广东当地企业的软实力。
南方日报:借鉴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地区发展经验,广东在这一轮转型升级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李克:其实,我们过去一直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工业化”就等同于“工厂化”;与此同时,还有很多人认为,经济发展就是从“第一次产业(农业)”,向“第二次产业(工业)”,再向“第三次产业(服务业)”不断过渡、扩展的梯度提升的过程。
其实,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并不一定就是要通过“工业化”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服务业化”、“农业化”、“教育业化”、“科技业化”、“金融业化”、“贸易业化”等很多其他方式来实现。当然,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早期,“现代化”和“工业化”、“工厂化”是被大致画上等号的。当今世界,我们看到的是,很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不断地实现它们特定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地推动专业化和品质提升,从而实现经济的发展和实际收入的提高。那些所谓“朝阳产业”、“夕阳产业”的提法和论断,已经被证明是站不住脚的。其实,绝大多数行业,只要能不断推动它们升级换代、增加附加值,就都是有潜力、有前景的。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美国的夏威夷、拉斯维加斯靠旅游业支撑发展;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的海外教育也已经举足轻重;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农业和资源类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非常大;甚至于农业中的大米,日本现在是净出口国……
特别是行业发展中,一定要依托本身的比较优势,自己在行业中挖掘、创造内生的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是通过不断创造“内生的比较优势”取得经济高速发展的。早期通过代工、OEM取得好的发展,后来通过深圳的特区模式来发展。未来广东的发展,还是要挖掘和创造新的“内生比较优势”,重点是提升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在国际市场网络中的话语权。
谈
未来发展
关键是培养优势企业
南方日报:您如何看待过去几年广东省在应对危机以及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未来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李克:广东应立足“产业升级政策”、培养本土企业“走出去”。
广东“腾笼换鸟”的思路没有问题,但这个过程中很多人担心“笼子”腾出来了,新的“鸟”没进来,这种担心有一定的道理。不过,“腾笼换鸟”还是建立在外部依赖的基础上面,广东未来发展更关键的是要培育“自己的鸟”。也就是立足新的产业升级政策,培养自己的优势企业。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不断“市场化”就可以解决很多转型升级中的问题。其实不然,如果没有产业升级政策跟贸易政策的支撑和衔接,沿海地区的企业因为成本的原因内迁或外迁,留下的会是一个“产业空心化”的问题。过去,日本、韩国就是在产业升级政策的带动下,逐步完成了产业升级,而中国目前则没有很明晰的产业升级政策。
广东在产业升级政策上要有意识地去规划、去实施、去调整、去评估。要立足于现代产业,在研发能力、核心部件加工和开发方面多动脑筋。依托于广东已经有的国外先进经验和有外资背景的企业的横纵向联系,把海外产品和技术嫁接起来。
广东品牌要有“走出去”的意识和思路,在产业上下游方面尽可能地去延伸,争取向国际市场网络上拓展。目前在东南亚,广东即便做了一些拓展,但力度有限;而且,还是在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被动的位置。我们可以将海外拥有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作为突破口,把跨国投资作为主要的手段之一,采取海外并购和股权合作的方式。比如,可以考虑和日本企业的股权合作,产品在广东生产以后,将部分加工环节放在日本来做,把“中国制造”转换为“日本制造”,再走向全球。同时,直接引进欧美国家和日本的一些高端人才,也是目前可以参考的国际合作和提高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方式之一。
谈
新兴产业园
重在创新型产品市场化
南方日报: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近5年也到了转型的节点上。以新能源、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为主的园区建设方兴未艾,您如何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李克:广东各地市在建设新兴产业园区、创新园、孵化园的时候,我想说,政府要注意“有所为,有所不为”。各地不是比拼建得多、规模大就有成效。要重在考量创新型产品的市场化程度,而不是园区规模。
政府的“有所为”更多的是在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和完善方面,也就是为企业发展和创新、为企业长远的发展前景的预期方面,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其对应的“制定环境”,从而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支柱和保障,而且是稳定的、固化了的制度环境。从而让企业愿意为提升自己的品质、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去进行中长期投资。同时,政府的“有所为”也应该表现在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持续的在财务、技术、管理、国际化方面的实际的帮助。推动企业提升自己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与国际市场和技术的更多的接轨和参与,一步一步提升企业品质。政府的“有所不为”应该是避免过度的介入到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去,包括现在到处在建设的“科技园”、“创业园”、“孵化园”等,这些活动应该交给企业和市场去解决,否则又会回到过去以“GDP增长率”为考核指标的发展老路上去。
南方网编辑:张伟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