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女游客在广州南沙百万葵园景区体验郁金香装饰的五星级女厕,园方根据之前的男女厕位使用情况,将园区的女厕位与男厕位比例提高到3:1。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新华社北京3月8日专电 题:从“占领男厕”到改革公厕有多难?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毛一竹 许祖华 叶前 仇逸 吴小康 胡锦武
“占领男厕”并非笑谈,改革公厕才能解决老大难。今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近来成为社会公共话题的女性如厕难问题引起部分代表、委员的关注,其中不乏男性代表、委员。
从“占领男厕”到“公厕上书”
2月19日,在广州市越秀公园旁边的公厕,几名女大学生上演了一场“占领男厕”的行为艺术,呼吁增加公共厕所的女厕位数量。在QQ群里看到这个消息后,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屈雅君没有当作笑谈,她主张,通过修订国家标准,改变公厕长期以来的“重男轻女”。
无论是普通女性,还是女代表、委员,如厕难是现实中常有的尴尬。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陆云说,我班上的学生90%是女生。原先建造的厕所男女蹲位数量差不多,结果女生的课间休息,几乎全用来等厕所了。后来学校不得不实施“改厕”新政,把男女卫生间的数量比例改成了1:2。
面对“有没有遇到如厕难”这个“突兀”的问题,来自广东佛山的农民工代表胡小燕没有一丝“错愕”。她所在的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的许多工厂,女工数量远远多于男工,但厂房、宿舍的女厕都没有男厕多。在中午用餐或下午下班的时间段里,女厕所外排队等候司空见惯。
全国两会上,屈雅君提交了《关于完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提高女厕位比例的建议》。她把女性对公厕的需求归结为生理原因,“天然存在的生理差异,影响着女性入厕时间的长短和入厕频次。”
屈雅君介绍,一项调查显示,男性如厕时间平均30~35秒,女性如厕时间平均70~75秒;另一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调查则计算出了两性小便时在厕所中的平均停留时间:女性为89秒,男性为39秒。两种调查显示,女性如厕时间是男性的2倍多。
屈雅君说,实际上,孕期或经期的妇女,上厕所更为频繁,所花时间更多。此外,一般小孩都跟母亲上女厕,又占用了部分厕位。
国家标准不能成摆设
说起如厕难,女代表、民革江西省委副主委陈春平忍不住大笑起来,“恐怕这是所有女性的共同经历吧?”陈春平自我解嘲地说,公厕设置虽然是小事,但也应充分考虑男女需求的差异,最好能通过法规条例形式予以明确,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占领男厕”行动的发起人“李麦子”(网名)说:“我们就是想从行为艺术开始,推动公厕的立法变革,不是娱乐大家。” 实际上,早在1989年建设部出台的关于“城市环境设施设置标准”中就有明确规定:城市公共厕所男女厕位比例应达2:3。从2005年12月起实施的建设部《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也规定,公共厕所应适当增加女厕的建筑面积和厕位数量。
但为何男女厕位不均现象仍然长期存在?屈雅君认为,《标准》虽然对不同场所公共厕所的数量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却没有对其厕位比或厕位数进行强制性规定,导致有关部门具体执行起来随意性较大,未能确实保障女性入厕的平等权利。
“厕位概念的不明确,也导致部分规定很难落实。”屈雅君说,男厕位包括蹲位、坐位和站位,女厕位包括蹲位和坐位。实际生活中,一般厕所是男女蹲位一样多,男厕还有小便位,并且蹲位和小便位数量差不多。这就使男厕比女厕多容纳至少一倍的人,很多地方男厕的面积比女厕要大。
对此,屈雅君建议,在公共厕所的设计中,女厕位(蹲和坐)与男厕位(蹲、坐和站)的比例必须达到2∶1,其中女厕和男厕的蹲(坐)位的比例必须达到4∶1,女厕所面积也必须相应增加。
她还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各地可鼓励增加男女通用厕位的无性别厕所。各地城建管理部门在审批新建公厕时,对于女厕位比例和面积未达标的不予审批;在公厕验收时,未达标的不予验收;对于已建公厕要求其在3年内完成改建,改建完成前可调拨部分男厕供女性使用。
性别意识崛起推动“公厕改革”
继女大学生在广州“占领男厕”之后,北京、深圳、南京、成都等地的女性也纷纷响应,加入其中。作为行为艺术的延续,“女性如厕难”问题又在代表、委员的呼声中“登堂入室”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权利的争取,在席卷而来的“公厕改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董明珠说,女性如厕难的背后,反映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没有跟上社会就业结构的巨大变化,“20年前,女性出来工作、休闲的较少,男厕位明显多过女厕位。现在女性出入公共场所、参与公共事务已是平常,就越发把矛盾突显出来了。”
作为男性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吴忠泽表示,完全同意增加女厕位,当初设计就不合理,不符合女性需求,现在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参与面也越来越广,应该尊重她们的表达方式和合理诉求。
“实际上是公共设施规划设计的理念,缺乏对女性诉求的考虑。”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华日服装有限公司营销主管朱雪芹说,除了公厕女厕位不足,还有不少公共设施服务缺乏对女性的考虑,公共场所也没有合适的地方给孩子哺乳甚至换尿布。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五事业部总经理叶倩认为,女性是社会稳定和家庭和谐的重要元素,社会应为女性提供发展、成长的空间和平台。争取权利不仅是在厕所等公共设施上,更应在教育、就业等方面给予关注。
(南方网编辑:谢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