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广西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经济观察:"泛珠"抱团有望率先走出"经济寒冬"
2009-07-02

  中新社南宁六月九日电 题:“泛珠”抱团有望率先走出“经济寒冬”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九日的南宁,大雨滂沱。但是,大雨并没有影响第五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论坛的顺利召开。澳门特首何厚铧乘坐的飞机飞临南宁国际机场时,天空飞落的大雨仍然挡不住当地民众迎接他的热情。大雨也挡不住泛珠各方行政首长,抱团共抗金融危机的决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五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论坛,因为汶川大地震而延期了一年。此番论坛的召开,又逢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泛珠各省、区如何抱团应对、共克时艰,被人们给予了更多期待。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九日当晚,当泛珠“九加二”行政首长携手亮相论坛开幕式现场,台下掌声雷动。外界有理由相信,这样的相聚,必然会达成多方面的共识,从而使这个合作组织发挥强劲的动力,引领中国率先走出“经济寒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事实上,在过去的六个年头,泛珠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前四届泛珠合作经贸洽谈会项目签约数超过一点四万个,总金额超过一点六万亿元人民币。二00五年到二00七年,内地九省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百分之十二点六、百分之十三点七和百分之十四点三,超过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二点四、二点六和二点九个百分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所说,泛珠合作不但使内地九省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也密切了内地与港澳的关系,促进了港澳经济的繁荣发展。二00五至二00七年,香港经济连续保持百分之六以上的增幅,澳门经济则分别增长百分之七、百分之十六点六和百分之二十五以上。二00八年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泛珠各方经济仍然保持了增长态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泛珠三角区域占中国面积的五分之一,经济总量占中国比重三分之一,囊括了中国东、中、西三个经济区域,这使得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泛珠合作有实力引领中国走出“经济寒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如何抱团应对金融危机,汪洋的观点是:要以扩大内需、促进产业转移为重点,主动消除行政壁垒,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维权联动和检测结果互认等机制,加快形成公平开放、规范统一的大市场;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各行政区域之间市场的对接,促进区域内产业有序转移、合理布局、集约发展;而广东将以扩大内需为着力点,以此推动企业到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泛珠合作省区投资设厂,在转移产业的同时鼓励农民工双向流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说,应推动泛珠服务业对港澳扩大开放,争取在金融、旅游、创意设计、教育培训、知识产权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不断拓展粤港澳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使珠三角与港澳经济紧密融合,共同服务于泛珠三角的广阔地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的观点得到了曾荫权等行政首长的认同,曾荫权也希望利用泛珠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内地,从而达到经济加速复苏的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广东省有关专家认为,泛珠区域加强合作,必将加速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珠三角地区将因此腾出空间,吸引先进制造业及高端服务业进驻。给珠三角地区经济及时注入活力。而大批的制造业转移向中西部地区,亦将拉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复苏。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中国“八纵”中最后一“纵”洛湛铁路正式开
    ·广西未发现人感染猪流感 各部门正严密监测
    ·广西出台管理办法 个人贷款最高额度可达5万
    ·7家国内旅行社不予通过年检 广西旅行社年检
    ·广西清理"红头文件" 无效文件不
    ·南宁2011年前将建13座天桥 朝阳商圈将建空
    ·南宁驾考首次安装摄像监控设备 画面保存三
    ·3月底至4月中旬桂林市开展市容环境整治
    ·广西教育厅帮扶对口村教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