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广西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广西临桂会仙湿地被大面积侵占 保护刻不容缓
2009-07-02

 中新社桂林三月二十二日电(记者 周利朔 欧惠兰)三月二十二日是世界水日,记者乘船实地探访了中国最大的岩溶湿地——广西临桂会仙湿地,发现临桂会仙湿地被人为大面积侵占,湿地功能几近丧失。水利专家呼吁,临桂会仙湿地保护刻不容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史料显示,宋朝以前,临桂会仙湿地面积约六十五平方公里,上世纪五十年代湿地面积约二十五平方公里。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水量减少加之开荒造田、围湖造塘等行为增多,临桂会仙湿地面积减少到现有的六平方公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临桂会仙湿地属湖泊类型湿地,是漓江大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漓江流域之肾”,是广西热带、亚热带岩溶峰林地貌中最大、最有研究价值的典型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在宋朝以前,会仙湿地渺无人烟,水草丰盛,树木参差,鸟语花香。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有诗称:“桂柳陡河水长流,虎仔桥上看客舟。龙王庙内钟鼓响,如此风景消旅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地水利专家忧心忡忡地说,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逐渐对湿地蚕食围垦,开荒造田、围湖造塘,挤占河道,并且使原有湿地不断受到破坏,水面逐渐萎缩,地面逐渐疏干,沼泽和湿地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相比,会仙湿地面积减少了约百分之七十五,与宋朝以前相比,剩余面积约百分之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地居民向记者反映,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相比,虽然大部分植物物种目前还存在,但其数量已急剧减少,树木直径变小,大量原生草本植物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而逐渐缩减,特别是原有湿地上生长的芦苇和苔草等沼生植物。以前睦洞湖及督龙塘一带到处是沼泽地,芦苇及各种草类面积分布特别广,现在沼泽地及芦苇面积均所剩不多,特别是督龙塘一带,沼泽地基本已经消失,以前大片的芦苇已看不到了,到处是人工开挖的鱼塘和大片荒草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地水利专家说,临桂会仙湿地在调节径流、蓄洪抗旱、防治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等方面有着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生态修复是调蓄水资源的重要措施。水资源调蓄功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水源的蓄积和排泄,对当地老百姓生产、生活用水的供应及旱、涝灾害的减灾能力等方面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水利专家呼吁,目前急需通过新建和修复堤围,拦蓄洪水,引入渠水,抬高恢复湿地水面,确保会仙湿地不干涸,生态功能得到恢复,通过制定保护措施,有效的防止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行为,引导湿地利用走上合理开发,协调发展的轨道。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中国“八纵”中最后一“纵”洛湛铁路正式开
    ·广西未发现人感染猪流感 各部门正严密监测
    ·广西出台管理办法 个人贷款最高额度可达5万
    ·7家国内旅行社不予通过年检 广西旅行社年检
    ·广西清理"红头文件" 无效文件不
    ·南宁2011年前将建13座天桥 朝阳商圈将建空
    ·南宁驾考首次安装摄像监控设备 画面保存三
    ·3月底至4月中旬桂林市开展市容环境整治
    ·广西教育厅帮扶对口村教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