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广西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近水楼台先得月 广西旅游对接东盟开创新天地
2009-07-02

 中新社南宁十二月二十二日电(记者 林艳华)“近水楼台先得月”,与东盟各国比邻而居的广西,近年来全面加强与东盟的旅游对接,致力开展多区域国际旅游合作,拓展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广西旅游局局长陈建军说,今年广西接待游客已超过一亿人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入境游客比去年略有下降,为二百多万人次。据此,广西将继续加大境外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组织旅游大篷车开进东盟国家。另外,从明年一月一日起,广西将开通南宁至河内的国际直达旅客列车,并将尽快开放凭祥口岸,恢复异地办理出入境手续,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更加紧密的旅游合作。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业内人士分析,广西与东盟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众多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点、民族风情,旅游产品互补性很强,具有巨大的合作空间。近年来,前来广西旅游的东盟各国人数越来越多。今年一至九月,广西接待东盟国家旅游者达二十六万人次。 tujian.org


  “南宁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的发展,从一个中小城市发展成为花园型城市,成为东盟国家最熟悉的中国城市之一。”越南《西贡解放日报》记者杨迪生说起南宁,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杨迪生二00三年开始在南宁留学,毕业工作后多次前来广西报道中国—东盟博览会,今年更是带着妻子在南宁举行婚礼,获得广西各界朋友的祝福。“广西与东盟各国交往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东盟人士到广西工作、旅游和从事经贸活动,彼此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

  据了解,广西在完善“新马泰”传统旅游线路的基础上,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新开辟了“越老柬神秘之旅”、“中越跨国胡志明足迹之旅”、“中越边境探秘游”、“中越海上跨国之旅”等多条跨国旅游线路,游客接踵而至。目前,广西正在与越南的河内市、广宁省等共同打造“中越跨国自驾车旅游线路”,并将旅游线路扩展到整个东南半岛地区。

tujian.org

  事实上,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旅游合作步伐已越迈越快。现在,广西已开辟了通往东盟各国重要城市的十条国际航线。陆路方面,已开通了桂林、南宁至越南河内、下龙旅游专列。海运方面,二00六年三月,中国第一条跨国海上豪华油轮航线即北海至越南下龙湾的海上航线复航,目前“航情”看涨。而广西正在积极推进和落实北海至越南下龙湾海上航线,延伸到泛北部湾各主要旅游港口城市,以及防城港至越南下龙湾的海上航线复航的申报、筹备等各项工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陈建军表示,两年后正式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会创造一个拥有十八亿消费者、两万亿美元生产总值、一点二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目前,中国与东盟各国互为重要旅游客源国的特点日益明显。东盟十国都已成为中国公民的旅游目的国,彼此之间已形成双向交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双方旅游合作已初显成效。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陈建军说:“以桂林山水、滨海休闲、巴马长寿、刘三姐民族民俗风情等广西旅游品牌在与东盟旅游对接中将大放异彩,双方旅游业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互惠、互利、互补和双赢。”(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中国“八纵”中最后一“纵”洛湛铁路正式开
    ·广西未发现人感染猪流感 各部门正严密监测
    ·广西出台管理办法 个人贷款最高额度可达5万
    ·7家国内旅行社不予通过年检 广西旅行社年检
    ·广西清理"红头文件" 无效文件不
    ·南宁2011年前将建13座天桥 朝阳商圈将建空
    ·南宁驾考首次安装摄像监控设备 画面保存三
    ·3月底至4月中旬桂林市开展市容环境整治
    ·广西教育厅帮扶对口村教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