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广西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壮乡辉煌50年:广西南宁向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迈进
2009-07-02

  中新社南宁十二月十一日电(记者 蒋雪林)今年五十三岁的秦女士是南宁市一家企业的会计,这位几乎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同龄的老会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南宁金融业与三十年前相比,变化太大了。”

tujian.org

  今天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的日子,这个人口最多的中国少数民族省份,正在全力将其首府南宁市打造成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秦女士说,她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南宁只有工行、农行和中国银行三家传统银行。三十年后的今天,南宁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不同银行的营业网点。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秦女士说:“过去,南宁一直是四大国有银行的天下,服务同质化,质量也不高。中小股份制银行进来竞争后,国有银行的服务质量在竞争中不断得到提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东盟博览会长期落户南宁后,南宁已由祖国的边陲城市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中共南宁市委书记车荣福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加速建设,已将南宁市推向一个无法替代的交流平台。随着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不断加速,南宁市计划利用这样的平台,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连续成功举办五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在给这座城市的基础设施带来巨变的同时,也繁荣了这座城市,每年数万名赶来此地寻找商机的中国和东盟客商,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纷至沓来。香港南洋银行已于今年十月正式挂牌开业,越南西贡商信银行也已经落户南宁,中国的招商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正在筹备当中,中国建行总行南方信用卡区域中心将落户南宁,它统管广西、广东、云南和海南四省区的信用卡业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南洋商业银行(中国)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杨如海透露了在南宁设立分支机构的原因:南宁市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与东盟各国进行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发展潜力巨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车荣福认为南宁已经具备了一定条件:南宁的实体经济发展迅速,南宁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二00六年和二00七年分别达到百分之十六点四和百分之十七点二,预计今年将达百分支十七。南宁是广西公共设施最完善、服务功能最完备的城市,具备了较强的为区域提供各种服务的综合承载能力。南宁的金融基础良好,设施齐全,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门类齐全,目前驻邕金融机构共有四十六家。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车荣福说,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是依托于实体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贸易关系的深入,必然会带来越来越多的货币交换,作为中国与东盟重要经济交流平台的南宁市,将有机会脱颖而出,成为货币交换的中心,使南宁最终发展成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车荣福说:“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涉及的实体经济项目已在同步展开。构建中国与东盟物流、商贸、加工制造业基地,打造中国与东盟区域内的信息中心、交通中心的工作已在稳步推进中。”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中国“八纵”中最后一“纵”洛湛铁路正式开
    ·广西未发现人感染猪流感 各部门正严密监测
    ·广西出台管理办法 个人贷款最高额度可达5万
    ·7家国内旅行社不予通过年检 广西旅行社年检
    ·广西清理"红头文件" 无效文件不
    ·南宁2011年前将建13座天桥 朝阳商圈将建空
    ·南宁驾考首次安装摄像监控设备 画面保存三
    ·3月底至4月中旬桂林市开展市容环境整治
    ·广西教育厅帮扶对口村教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