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玉林十一月十四日电 题:“世界裤都”福绵小作坊的变迁
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七万人口的广西玉林市福绵镇,曾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小镇,自从法国《解放报》的一篇题为《福绵——世界裤子之都》的文章发表后,这个小镇一夜之间吸引了外界众多目光。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走进这个位于广西南部,距玉林市中心城区八公里的小镇,街道并非《解放报》记者皮埃尔·阿斯基眼下那样破烂不堪。街道虽然不宽,但很干净,而且平整。
初冬时节的福绵,不管是在主要的街道边,还是在狭小的小巷里,均是一派忙碌的景象。镇上所有的房子一楼几乎都改造成了厂房,男男女女都手脚不停地忙碌着,他们忙碌的结果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里日产裤子六十万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五十二岁的沙成贤大妈就在福绵镇一家作坊里加工裤子,现在每月她只有四五百元人民币的收入,往年有六七百元。她家住玉林市明山镇明山村,农忙时回家侍弄一亩多的水田。她说:“小时候,父母干农活挣到的工分,一家人连饭都吃不饱。现在加工裤子拿到的钱虽不多,但还是很满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福绵镇服装产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仅是一家一户的裁缝店。如今,福绵已拥有一千多家服装生产企业。随着“福绵裤子”通过广州等地的大型服装批发市场源源不断地销往中国各地,并出口东南亚、澳大利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福绵开始享有“世界裤都”之誉,当地民众生活因裤子产业的发展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地服装龙头企业爵士狼制衣厂烫布车间主任卢进,就是因裤子产业的发展而改变了生活的人。他在爵士狼制衣厂已打了十多年的工,如今他在老家福绵镇十丈村,盖了二层占地一百八十平方米的楼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福绵已初步形成了一条以服装生产为核心,涵盖水洗、电脑绣花、辅料生产、市场营销等相关产业配套发展的服装产业链,成为玉林市四大产业集群之一。但福绵离‘世界裤都’其实还很远,一条裤子甚至只赚一两块钱就卖出去了,一千多家企业只有三分之一拥有自主品牌,大部分企业一直在贴牌生产的低水平状态徘徊。”福绵镇镇长梁敏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玉林市福绵区副区长蒋祖全说,福绵正谋划着兴建服装工业园区,规划开发面积四千亩,目前已建成园区面积六百多亩,已有八十多家企业进驻投产。福绵期望通过打造产业平台,实施品牌战略,使福绵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裤都”。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实际上,变革之中的福绵已在散发着它的魅力。它云集了广西各地和贵州、云南、江西等服装产业工人六万多人。福绵经纬水洗厂还从广东以每月一点五万元人民币的薪水,和一套房一辆小车的待遇请来了三位技术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座小镇裤子规模化生产格局不日将到来,设在福绵区的岭南职业技术学校和广西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每年实行包学费、包食宿、包教会、包就业的“四包”政策,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服装产业工人,为福绵的大小服装生产企业解决了劳动力的担忧。在福绵,一个熟练工人月收入在一千五百元人民币左右,如果夫妻同打工,许多企业还提供一间夫妻房,并就近安排员工子女上学。这些举措都像磁铁般牢牢吸住了人们外出打工的脚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家在福绵镇的甘春红说,去广东打过工始终是在流浪,还不如在家好。二十三岁的她,十八岁就去广东打工,每月最多也只能拿到一千二百元,去年回到福绵,她一个月可以挣到一千五百元。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