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万宁工商局瘦身记
本报记者于伟慧特约记者陈循静
万宁工商局依法执政,员工素质明显提高。本报记者陈德雄摄
“每一个臃肿的肌体,背后必然是一种病态,每一次减肥瘦身,也是一种痛苦的煎熬,但无论如何,万宁工商系统终于从900多人,整改到现在的216人,能实现工作的正常运转实属不易。”万宁工商局人事股股长李振广说。
李振广说,从1992年到1993年,万宁工商局开始乱进人,随便拿着一个批条,摇身一变便成为工商局一员,蹬三轮的、擦皮鞋的、卖菜的,都进入了工商系统。但是万宁工商迅速膨胀期,还是在1996年到1998年期间,最多的时候,万宁工商系统拥有了901人。
“人员多了,管理乱了,天天人浮于事,良莠不齐的人员,根本不懂得如何执法,或者说,有些人根本就不懂法,一切工作,都是凭着感觉走,”李振广这样说。
臃肿的机构,使万宁工商几乎处于瘫痪状态,这一病态持续到2001年。
2001年,万宁工商局开始进入整改阶段,通过清查125人,全部清退。通过非正常渠道进入工商系统的,解除劳动关系,一次性领取补偿金的有245人。
还有170多人被分流到万宁市场物业管理中心,到2002年,万宁工商开始定岗定编,整个工商系统定为216人。
尽管瘦身成功,但后遗症却留了下来,离开工商系统的人员不断上访。直到2008年12月,万宁经过9次的精心修改,最后形成了《万宁市解决工商体制改革遗留问题实施方案》,一次性投入近3000万元妥善解决了工商系统体制改革遗留问题。
对于年龄偏大的职工、退伍兵、双职工等,一次性补发生活费到退休年龄,并买了养老保险金。对于清退的125人,平均每人领到了5000元的辞退费,对于解除劳动关系的,给予一次性补偿金,在这种政策下,离开工商系统的人员,大部分人都办理了相关手续。
到此为止,一个发病十几年的工商局,终于由病态恢复到正常。李振广说,“万宁工商整改后,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行政单位,无论是整个队伍形象,还是执法水平与能力,都提高一个档次。” (本报万城7月15日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