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链接
航空:解放初期,海口仅有一座能起降小型飞机的大英山简易军用机场,1955年扩建为军民合用。1960年代,年旅客吞吐量始终在8000人次左右。目前,海口已有直达国内和国际的航线几十条。2008年,美兰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更是突破800万人次大关,创造了自1999年通航以来新纪录。
港口:海口港秀英码头1954年竣工投产,第三年实现吞吐量只有32.6万吨。后经多次扩建并进行配套,目前海口港(秀英港)已经成为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共有码头生产泊位16个,仓库和堆场面积达270055 ㎡。仅今年一季度,海口港就完成货物吞吐量767万吨。
城市绿化:海口的城市绿化在解放前仅有道路零星分散绿化。1960年代以后,城市绿化得到重视,1987年,海口市人大作出以椰子树为市树的决定。至1996年底,海口市共有椰子树10万多株,成为名副其实的椰城。2008年底,海口有绿地面积3558公顷,绿地率达36.5%,人均公共绿地9.52平方米。到2012年,绿化覆盖率将达40%以上,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达到13平方米。
供水:1958年,海口市开始筹建自来水厂,自来水厂的水源多来自地下井。建省后,海口建起第一座地面水厂—米铺水厂。海口现有供水企业2家,供水水源地2个,原水厂1个,现供水39.5万吨/日,水质综合合格率为99.8%,市区自来水普及率达100%。
供电:1958年,海口市的供电仅供市区的解放路、中山路等主要道路和极少数工厂用电,主要供电线路有5条,全长10公里。如今海口有220KV变电站4座,110KV变电站21座。输电线总长1028公里,配电线路总长780公里的供电线路。 (谢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