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河南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50米地道装171根灯管 白天黑夜都亮着每月耗电4千度
2009-07-24

“经七路到杜岭街那儿有个地下通道,通道也就50米长吧,装了171根灯管,太密了,亮晃晃的,白天也一直亮着,是不是太浪费了?”昨日9时26分,郑州市民李四信致电今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现场体验,地道里的灯还真是亮得刺眼。 tujian.org

现场测量每1.8米6根灯管

tujian.org

市民李四信所指的人行地下通道位于金水路与经七路交叉口,可通到金水路路南的杜岭街。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走入地下通道,发现四个出入口外部光线能射进来,但都有灯管分布,数量从4组至15组不等。地下通道主干道长约40米,有28组灯管,用尺测量,每隔1.8米即有两组并排灯管,整个地下通道共有57组灯管,每组有3根,共171根。灯管上显示的规格为“220V×3×36W”。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四信算了一笔账:这171根灯管不分白天黑夜都亮着,按照每小时耗电6.156度来算,每月耗电4432.32度。每度电按0.56元算,每月电费就有2482元。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他通道5根灯管不影响通行 tujian.org

昨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另外4个地下通道,发现即使通道内只有5根灯管,也不影响行人通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中州大道与黄河路交叉口向南1公里有一地下通道,内有两排节能灯,出入口的灯不亮,主干道内约有三分之二的灯亮。一位环卫工说,到晚上灯都亮。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中州大道与民航路交叉口的地下通道内,主干道内只有三分之一的灯亮。记者发现地下道内光线一般,从主干道一端可看清楚另一端。 tujian.org

3.金水路妇幼保健院前的地下通道,整个通道只有5根灯管亮,但因四个出入口光线充足,不影响行人通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4.紫荆山立交桥北100米的地下通道内,主干道两边摆满待售的书籍,除了通道两侧的成排灯管外,天花板上共有30组灯管,每组灯管的间距是4米,比经七路地下通道的灯管间距要大两倍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部门说法灯管多可去掉三分之一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昨日下午,记者拨打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的“立刻办”热线,值班人员称,该地下通道可能归市政维护工程有限公司桥梁公司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与桥梁公司联系,工作人员说,照明灯的安装、维修属郑州市城市照明灯饰管理处。记者又联系郑州市城市照明灯饰管理处,该处监控中心主任路宽说,该管理处负责路面照明,对地下通道只提供电源。地下通道的产权单位是市政工程管理处。记者再次致电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立刻办”,与管理处下属的桥梁公司陈经理取得联系。“那个地下通道,我知道,灯管确实多。”陈经理说,目前,金水路与经七路交叉口的地下通道与金水路妇幼保健院前的地下通道,尚处在由金水西路综合整治项目部接管整修阶段,市政管理处还没接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陈经理表示,他会建议项目部在该地下通道安装一些控制开关,这样白天能关闭部分灯;或者可以直接去掉地下通道内三分之一的灯管。(田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河南大学师生向河南省第一监狱服刑人员赠书
    ·驻马店下了“午间禁酒”令 领导违禁先免职
    ·河南召开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1198人
    ·捡个男孩要千元“看管费” 孩子妈无法接受
    ·父母万元卖骨肉 月嫂设计拐女婴 3嫌疑人全
    ·灵宝王帅发帖案多名责任人受处理 王帅获国
    ·彝族小伙靠教葫芦丝上完大学 目前年收入至
    ·河南人感染猪流感防控工作全面展开
    ·郑州铁路局“五一”期间增加运能 具体车次
    ·“7死者上低保公示名单”续 镇民政办主任被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