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考生飞奔进考场 商报记者 丁洁/摄 tujian.org
今年,市区普通高中录取比例将在60%以上,与去年持平。今年,每批限报一所学校后,考生和家长报考更慎重,不少人“退而求其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昨天是中招考试第一天,最高气温达40.8℃,中招办和各考点早有准备应对高温,市区几乎所有考场都安装有空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现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考场都设在有空调的教室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昨天上午7点多,郑州11中考点门口已聚集大量的考生和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考点门口,父母同时出动送考的不在少数。一位家长说考前一天晚上他睡不着,起来看了几次儿子,“孩子压力大,天气热,不送孩子我们不放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两天天气炎热,昨天8:40,中考刚开考10分钟,省、市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昨天郑州最高气温达4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高温中招办早有准备,各考点都制定有“预案”,郑州市教育局局长翟幸福说,市内各考点多有空调,考场也安排在装有空调的教室,让考场上的考生避免高温干扰。另外,各考点也为送考家长提供饮用水等,做好后勤保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录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高中录取比例将在60%以上 tujian.org
“录取比例由毕业生人数、现有教育资源和政策导向决定。”翟幸福说,今年,全市初中毕业生人数与去年持平,现有教育资源和政策导向也没大变化,今年的录取比例也将会与去年基本相当,去年约67%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 tujian.org
今年,普通高中仍是考生首选,全市有88%的考生报普通高中,市区95%的考生报普通高中。据了解,今年郑州市区有考生31491人,报市属高中的考生为29924人,市属高中招生计划为18928人,由此可得出市属高中录取比例为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报高中竞争激烈,尤其是报高中名校。从各学校的考场数量看,郑州一中、省实验中学、外国语中学、11中等热点学校压力不减,郑州一中60个考场、11中55个考场、外国语中学52个考场、省实验中学48个考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按规定,每场30名考生,最后一场不满10人的将并入上一个考场,照此计算这几所学校的报考者均在1400人以上。据了解,第一志愿报分校的考生不多,第一志愿报这些热点学校的考生竞争将会很激烈。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变化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网上报名,缺考减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继去年高中实行网上报名后,今年中招全面推行网上报名,且系统登录密码绕过学校直接发给家长。这些改革让中招报名规范起来,也给了考生和家长按自己的意愿报考的自由空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实行网上报名前,每所学校几乎都有考生缺考中招。2007年,郑州一中缺考人数达91人,郑州外国语学校47人缺考。自去年网上报名以来,中招缺考现象大大缓解,仅极少数人缺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介绍,之前多数缺考是因为双志愿,一个考生同时报两所学校,考试时只去一个。网上报名系统中,每个考生都是唯一的,只有一个准考证,只能参加一所学校的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报考志愿“退而求其次”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中招报志愿,每批次限报一所学校,报考更务实,不少考生“退而求其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普通高中每批限报一所学校,为求稳不少考生和家长“退而求其次”。与去年相比,省实验中学和外国语中学的报考人数都有所下降,而郑州一中报考人数增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郑州11中考点门口,一考生家长说,女儿本想报郑州一中,但担心万一没被录取,再掉入“二类学校”,为稳妥起见他们最终选择了11中。 tujian.org
■建议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先考后报让考生轻松上阵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考生进入考点后,前来送考或陪考的家长,聚在11中考点门口讨论起中招的事儿。 tujian.org
一位拒绝透露姓名的家长说,孩子昨天看到各学校报考的大致人数后很紧张,“1630人报考,我万一考不上怎么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晚上孩子紧张得睡不着觉,不到15岁的孩子承受那么大压力。”这位母亲建议先考试后报志愿,让考生根据自己考试情况报学校,考试时轻轻松松上考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家姑娘也是不到15岁,我不敢给她分析学校的报考形势,担心她没了自信。”一考生父亲也凑上来说,先考后报更科学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家长提出的“先考后报”的说法,翟幸福认为,分数出来报志愿是会更准确,“先报后考”也有利于促进教育均衡。第一批不被录取,好学生可能会进入第二批次的学校,这样会提高第二批次学校的生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均衡生源,均衡学校。 ■记者吴静实习生黄亚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