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导向,关系党风政风民风,关系事业健康发展。湖南省委提出“三个不吃亏”,作为理念来倡导,作为导向来坚持,作为要求来落实,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富有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和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是在最难突破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作出的重大创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A 新理念 催生新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科学发展,关键在人。为政之要,首在用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选用什么样的人,攸关事业成败,关系人心向背。用人导向影响政治方向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干部的评价、使用和奖惩的正确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干部的切身利益,而且对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坏有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可以“赏以劝善,罚以惩奸”,从而上行下效,蔚然成风。近年来,省委紧紧围绕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战略目标,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具体提出了“三个不吃亏”的用人理念。这为促进组织机构的高效运转,激发干部的活力与创造力,实现科学用人,起了极好的导向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德才兼备、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推进富民强省有成效的人不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最主要的就是要让敢闯敢干、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的人不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最主要的就是要让思想务实、生活朴实、作风扎实、不事张扬、默默奉献的人不吃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人民期待选拔任用干部要贯彻科学发展的理念,社会呼唤创新体现党的根本宗旨和时代精神的用人机制。省委因势利导,提出和实施“ 三个不吃亏”的用人理念,坚持用这种创新的理念选拔任用干部、进一步厘清党政领导人才的成长思路和环境,适应了推进“一化三基”、加快富民强省的需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2008年11月,省委召开九届五次全会,专题研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表决通过了将14名县(市、区)委书记提拔到省直机关任职,11名在省直机关、省属企业和高校任职的干部交流到市、县任职。这次选拔干部始终坚持了重考评、重实绩、重民主、重公认的原则。省委还提出“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唯地域”的新理念,多渠道、多形式聚人才、育人才、用人才,引进12名博士后来湘任职,吸引了一大批高尖端人才来湘干事创业。2007年以来,湖南与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四川6省市互派挂职干部达118名,并从省直机关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县(市、区)锻炼。通过这些举措,既引进了高素质的干部,又带动了全省干部不断提高素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不让干实事的人吃亏,省委制定下发了《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分析和考核办法》和《市州政府领导班子实绩分析有关物质文明建设的评价要点及计分办法》,改变了“唯GDP论英雄”的做法。2007年,公开选拔了13名厅级领导干部,首次拿出省直部门正职和副市长职位进行公选。选择了37个乡镇进行了乡镇党委委员公推直选试点,一批得到公认的干部脱颖而出,各级领导干部中逐步形成了干实事的风气。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不让老实人吃亏,省委坚持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的工作导向。把选人用人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基层,注重选拔基层优秀干部,注重把优秀干部选派到基层,实现干部交流互动的常态化、制度化。2006年,省委选拔10名优秀县乡党委书记到省直机关任职,在社会各界引起较好的反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群众通过各种民主形式,帮助省委识别干部、选拔干部,使综合素质高的人、干事的人、老实人脱颖而出。2006年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和2007年省市县人大、政府、政协换届,把过去单一的“官评官”拓展为“官评官”和“民评官”相结合。省统计局在全省开展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满意和比较满意率为8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湖南在选人用人上的这些新变化,是深入学习实践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结果,为湖南推进富民强省战略,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 [2] [3] [下一页]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