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江苏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6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新《四世同堂》“发现”老舍 有人在关心原著
2009-06-29

  穿帮、京味淡、演员不对味儿、不尊重原著……不绝于耳的争论声中,新版《四世同堂》央视首播日前落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伴随着故事逐步推进,观众对这部重拍的经典剧的态度有所转变,不再全然“挑刺”,特别是许多“80后”、“90后”观众对新版的接受度较高,甚至因为电视剧而去关注老舍先生的小说。新版《四世同堂》,靠什么吸引这些年轻的观众呢?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老舍的经典历久弥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小妞子饿死了,日本投降了,小羊圈胡同的人们一起欢庆抗战胜利……新版《四世同堂》播出大结局后,不少年轻的观众在网络上留言说,自己看得流眼泪了,“老舍先生写得太好了!”这些年轻观众大多没看过老版的电视剧,但是新版让他们看到了小羊圈胡同居民们的喜怒哀乐,看到了他们的国仇家恨。许多人在看电视剧的同时迫不及待地去找老舍先生的小说来看。一个网友说:“我和上高中的表弟都喜欢看这部电视剧,表弟还问我借原著看。不了解本国本民族的历史就会让自己失去根基。看了《四世同堂》,我想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好时光。”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节奏更快,适应年轻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版《四世同堂》播出期间,有些地方台也播出了老版,有网友慕名看后留言抱怨老版“一个镜头慢悠悠在街上走半天”,“太慢了,很难看下去”。确实,新版和老版电视剧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剧情节奏加快,镜头衔接更紧凑。当然,也有“老北京”对此持不同意见,认为70年前的北京人生活步调就是慢悠悠的,节奏太快了不符合事实。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此,新版编剧张挺表示,他在改编过程中就一直坚持“针对现代观众口味是这部电视剧存活的条件”,“按现代观众口味搞,把节奏加快一点,很多人可能会骂,但老舍的书能够被年轻人所理解,这个故事不会进博物馆,不会死掉。权衡一下,宁选后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漫画式的反派人物,形象鲜明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和老版话剧腔较浓、人物刻画含蓄不同,新版对人物的表现更通俗化,好人坏人一目了然,便于对原著了解不多的观众跟进剧情,毕竟原著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四五十号。特别是对大赤包、冠晓荷、蓝东阳等反派人物的表现夸张而不离谱,颇有些漫画色彩,给观众在这部表现苦痛历史的电视剧中多少找到了一些嘲讽坏人的乐趣。从教书匠变成日本特务的蓝东阳还给许多网友带来了新发现:原来“梨花诗”的鼻祖在这里!他写给招弟的“绝情诗”就是一个例子:死去吧/你/白吃了我的/花生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过,反派人物出彩的同时,新版对正面人物的刻画就稍显逊色。许多观众认为黄磊的瑞宣不够苦闷、蒋勤勤的韵梅不够隐忍小心,而祈老太爷的扮演者更被认为太红光满面,不像是在饥荒里苦熬3年的老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老舍先生的女儿、老舍纪念馆馆长舒济前不久在《四世同堂》研讨会上肯定了新版的改编,她认为,新版电视剧尊重原著,脉络清晰,更重要的是它勾起了观众看原著的兴趣。她说:“我感谢争议,有争议不是坏事,有争议才证明大家都在看原著,都关心原著。”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农工党中央考察组近日在江苏省进行专题考察
    ·江都用一流项目吸引人才 借服务平台整合引
    ·江苏9名下岗职工举报贪官获奖9万 创造3个第
    ·江苏经济回暖预期增强 出口订单上升贷款量
    ·常州新增7项江苏省农业地方标准项目 7 2009
    ·全国政协调研组江苏调研 张连珍看望调研组
    ·江苏“减负稳岗”效应初显 全年减征社保费2
    ·江苏省信息办与江苏电信昨日在南京进行合作
    ·省检察院12309举报电话仅两天时间接到来电3
    ·江苏第三届“江苏创新创业人才奖”评选近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