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品味时尚》,首先要搞清“时尚”究竟是什么,然后是怎么去“品味”。这个问题有点玄。考生怎样去把握才能写出高分作文?昨天,记者约请了权威高考作文命题研究专家辛良教授,请他对今年的江苏作文题作一深度剖析。他认为,“时尚”的概念相当复杂,甚至有些深奥,因此考生能否对“时尚”内涵的复杂性有所思考,是文章成功的关键;而在对“时尚”内涵有了准确理解的基础上,作文于“品味”之中体现出来的感受力、分析力,特别是价值判断力的高下,是文章立意高下的关键。从这个题目看,容易写议论文,难于写记叙文。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怎样“品味时尚”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不容易的“评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可以如此说:“品味时尚”,把“时尚”带到了考题中,让正值青春年华的考生获得了一个鲜活的话题,用“品味”来反观社会、反省自身、反思文化,平实而有内容,考生容易下笔,能够有话说,而且可以发挥自己的见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然而,这又是一个可作为博士论文来写作的命题,内涵相当复杂,见仁见智;严格地说,它是不宜用于高考的。而且,对于发展相对滞后的贫困地区的考生来说,此题提供的施展空间,有失公平。但是,社会上,教学圈子内,依然会发出上面提到的种种“赞誉”。这些“评论”,常常是流于表面,跟着感觉走;有“品位”而少思考,有“高度”而无“深度”,有“专家风度”而没有“专业精神”。所以,高考作文题,人人能够评论,但惟有考生承受真正“考验”。各种宏论高议,往往沦为表态与表演,作文之中真正的问题,谁曾认真研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文应当根据文章内容来确定题目,许多世界名著并非以题目惊人。高考,以及作文练习,需要用题目来限制范围,让学生“在限制中显出身手”;也需要在题目之中隐含规则,使学生“在规律中获得自由”。这样,才有覆盖面、区分度,也才有信度和发挥才华的激发度与自由度。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很复杂的“时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高考作文试题,不宜采用复杂、艰难的概念,否则,在考试的特殊情境下,很容易影响考生的发挥。特别是,应当注意题目中核心概念的难度,尤其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本题中“时尚”的概念就至关重要。这是一个颇为复杂的概念,在学术研究中,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讨论这个概念,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学术工作了。所以,这个题目的难度,并非像凭着感觉初看那样容易。在高考的考场上,更无法设想学生能够作学术性的定义,但是,与相似概念应当有着基本的辨别。否则,考试对题意的严格要求就难以落实了。例如,“时尚”是否等于“时髦”,便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考题的提示语中,对时尚做出了一个比较宽松的定义。窃认为,事关作文的核心概念,还是以准确为好。可以用明白、浅近的语言,但是不可模糊。提示语云:时尚表现为语言、服装、文艺等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与流传。以列举法来描述性定义,容易造成概念内涵的不清,并且影响考生对概念外延的认识。以“等”来说“新奇事物”,就把概念的外延扩张到模糊的“无限”了。说“时尚”与“模仿”、“流传”相关,应当是不错的。可是,“时尚”的重要特征又不见了。“一定时期”,“时期”长度应当怎样?都付诸模糊。这样,接着的几句话,就有些缺乏逻辑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时尚”,顾名思义,就是“时”与“尚”的结合。此“时”乃“一时”、“当时”、“时文”之“时”也。所以,“时”意味着变化、短暂,也以时间隐含地表现出空间上的流布。“尚”意为“崇尚”。所以,“时尚”应当是短时间内特定的人群所崇尚的东西。既然是“崇尚”,当然以精神追求、价值观念为核心,在各种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特定事物得以感性显现。所以,时尚与时髦的不同,或许,更根本的在于精神性的有无。“时尚”的核心是“创意”,是与众不同的思想观念,是由观念而形成的生活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要之,写“时尚”,应当注重精神性的内核,才能够切中题意。 tujian.org
时尚有着前沿性、先锋性,往往是反对模仿和流传的事物,以个性、不入时、不赶“时髦”为特征。正如西美尔所说:“时尚的本质存在于这样的事实中:时尚总是只被特定人群中的一部分人所运用,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在接受它的路上。一旦一种时尚被广泛地接受,我们就不再把它叫做时尚了;一件起先只是少数人做的事变成大多数人都去做的事,例如某些衣服的式样或社会行为开始只是少数人的前卫行为但立即为大多数人所跟从,这件事就不再是时尚了。时尚的发展壮大导致的是它自己的死亡,因为它的发展壮大即它的广泛流行抵消了它的独特性。”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你看,时尚的概念蛮复杂,蛮深奥吧!从学术角度看,“时尚”就有着某种自相矛盾的悖谬性质,它自我消解,自我否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还抗拒定义。不愿与大众为伍,却正显示出对大众的高度重视;它的创新,却往往表现为怀旧、复古,所以,不是“新奇”,而是“与众不同”才是“时尚”的追求;“时尚”的炫耀性常常以“低调的奢华”为目标。如此等等,说明“时尚”有着复杂的内涵。这就是提示语中所说的: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歇地互动。这也就是“有的如过眼云烟,有的能沉淀为经典”的原因所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因而,提示语中的复杂信息,需要认真分析、提炼。并且以题目为准,作出自己的判断。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需深思的“品味” tujian.org
此题与2007年的“怀想天空”构思相似,同为动宾短语结构。作文时,对“品味”的理解也很重要。“品味”是中国文化中的味觉隐喻,表示的是鉴赏、评价、判断之意。以“品味”搭配“时尚”,可以把“时尚”作为广义的文化现象来理解,也可以选取某种“时尚”的观念、精神、生活、事物作文。但是,应当注意,由于“品味”偏于“出乎其外”的鉴赏,所以,其对象主要是已经成为“时尚”的事物。感受、追求、遭遇、沉迷、创造、实践……这些关系到“过程”的,都只能作为背景略写,而重心应当落在“品味”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所以,此题容易造成立意的平庸化。因为,“品味”的结果是价值判断,无非是“好与坏”,“雅与俗”,“美与丑”之类的结论。在二元的价值判断之上,至多加上“辩证”,“既……,又……”,就难以写出深刻的见解。如果能够注意不要亟亟于判断,而是把“入乎其中”的“品味”的过程写得细致、深入,则可以使文章言之有物。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对“时尚”内涵能够准确理解的基础上,作文于“品味”之中体现出来的感受力、分析力,特别是价值判断力的高下,是文章立意高下的关键。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于“品味”主要是一种对于感受的回味和判断,所以,这个题目,容易写议论文,难于写记叙文。动宾结构的命题,如果引入因果关系链条,正好可以作为叙事文的情节核心,也正构成了说理文章的内在逻辑。“品味”与“时尚”的搭配,则不容易构成这样的关系,“品味”的对象是“时尚”,有一种置身事外的客观和审视,所以,在中国文化中,“品味”主要用作审美判断。这样,缺席的“主体”,与“时尚”这个“客体”之间,就缺少因果逻辑的关联,写作记叙类文体比较难以措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然,对于能够“寓论断于叙事”之中的高手来说,这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难题。我们要说的是,由于“品味”的明确要求,使写作优秀记叙文的难度提到了很高。在记叙文中,能否把“品味”融入到关于“时尚”的叙事之中,是文章能否写好的关键,需要高度的才华和智慧,才能够完成这样的转换。好文章都是在向“不可能”的挑战中完成的。但是,请注意,由于“品味”的限制,容易在写记叙文的时候也发议论,这样,就会形成文体的错杂。这是文章的大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总之,对“时尚”内涵的复杂性有所思考,是文章成功的关键;选择具体的“时尚”事物是否可以准确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选材的“落实”是否具有特别性,对具体“时尚”的内容、形式,对“品味”的“眼光”,“品味”者本身的“品位”,“品味”的方式、方法等,都可以深入思索,写出“味道”,写出“品格”,在“品味”对象的同时,也“品味”自己的“品味”……如此等等,就可以开拓心胸,调动情性,发挥才华,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