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张家港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通过了国家环保部组织的专家组评审,这是全国第一本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为什么张家港“又拿”了第一?这引起了我们“庆祝苏州解放60周年——‘春天的乐章’大型新闻行动”采访组的共同关注,昨天,在今年74岁的原张家港市文明办主任汤汉民的话语中,我们对张家港始终率先的“生态历程”渐渐清晰。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汤汉民说,原来的张家港市区(当时还是沙洲县),其实就是只有2平方公里面积的杨舍镇,这个农村小集镇,环境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露天的粪坑,乱堆的垃圾……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时任杨舍镇党委书记的秦振华提出了以卫生为突破口,“两个文明”一起抓。“他作风很硬,力度也很大,带着大家一起动手扫马路。还被群众称为搞卫生书记、扫马路书记。 ”很快杨舍镇的面貌发生了大变化,在成为经济强镇的同时,成为了江苏第一个文明卫生镇。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汤汉民说,可别小瞧“扫马路”,搞环境卫生,其实也是“生产力”,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简单通俗地说,一个地方有了干净整洁的形象,让出门在外的人,回娘家愿意多留几天,让外来客商直夸这里人的素质好,愿意留下来投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92年,秦振华上任张家港市委书记后,杨舍做法在张家港推广。1993年至1995年,张家港先后关停污染企业58家、拒批92家污染企业等做法在社会上引起强烈震动。 1996年,张家港成为全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张家港“争第一”的步伐,没有就此打住。 1999年,张家港又率先提出建设“国家生态市”。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沿江经济是张家港经济最重头,在沿江开发过程中,张家港专门编制了《沿江综合开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01年以来,张家港保税区等沿江带专业园区基本实现了集中供热和污水集中处理。张家港保税区数十平方公里区域内的污水处理都由一家新家坡污水处理厂处理,区内只有一个排污口,今年该处理厂将开建“中水回用”项目,这意味着未来保税区将实现污水“零排放”,又将创造一个“全国第一”。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2006年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市”之后,张家港又开始新的征程。为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08年5月,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试点地区,张家港又开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家港环保局局长陶平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到底该怎么搞?近三年,张家港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重点实施新一轮环保“三三三工程”,即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水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计划、化工行业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像对汽车尾气的治理中,张家港将对排放达不到“国二”标准的汽车,都要贴“黄牌”,禁止在市区、生态保护区等行驶,逼着“尾气排放升级”。他说,生态文明建设难度最大的地方,就是全社会的意识。张家港将从幼儿园、学校乃至商场、宾馆等各类“小细胞”入手,推进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