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江苏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苏州首批居住证昨日开始发放(图)--中国图鉴
2011-04-02

内容来自dedecms

新推出的居住[JiZhu]证就是这模样。

  本报讯 昨天,苏州[SuZhou]首批居住[JiZhu]证开始正式发放。当天上午,居住[JiZhu]在苏州[SuZhou]金阊区、平江区和吴江市的部分外来流动人员开始申领居住[JiZhu]证,而这些区也是居住[JiZhu]证制度的先行地区。随后,这一做法将逐步在大市范围内全面推广。苏州[SuZhou]公安部门人士表示,苏州[SuZhou]作为江苏省居住[JiZhu]证制度的试点城市,从4月份开始全面实施居住[JiZhu]证制度。今后,在苏州[SuZhou]居住[JiZhu]、务工、经商的623.4万外来人口将在劳动就业、子女入学、社会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获得更多与苏州[SuZhou]户籍居民同样的待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据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底,,苏州[SuZhou]市共有外来人口623.4万,与户籍常住人口637万基本达到了1:1的比例。苏州[SuZhou]外来流动人口数量超过全省三分之一,也是省内外来人口流入量最大的城市。在此情况下,融入苏州[SuZhou]人群体,外来人员自然翘首企盼。据调查结果显示,至少有60%的外来人口希望能在苏州[SuZhou]长期居住[JiZhu]。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暂住证已经不适应发展需要,一种更具人性化和功能设计的“居住[JiZhu]证”开始登场。苏州[SuZhou]市公安局户政处处长黄清介绍说,与暂住证不同,“居住[JiZhu]证”淡化了户籍管理的概念,强调的是居住[JiZhu]理念。 copyright dedecms

  除此之外,居住[JiZhu]证和暂住证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居住[JiZhu]证可全省通用。暂住证是以省辖市为单位发放的,比方说外来人员在苏州[SuZhou]办暂住证后转到无锡的话,需要重新申办,但领了居住[JiZhu]证后,就不需要重新申领,只要注册登记就行了,极大地方便了流动人口。而且,居住[JiZhu]证把能为流动人口提供的劳动、入学、就业、医疗等社会权益纳入其中,在江苏省范围内通用。

dedecms.com

  记者从苏州[SuZhou]公安部门获悉,根据居住[JiZhu]时间的长短,居住[JiZhu]证将分为临时居住[JiZhu]证和居住[JiZhu]证两种样式,临时居住[JiZhu]证主要面向居住[JiZhu]半年以下的流动人口发放,居住[JiZhu]证则是针对居住[JiZhu]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居住[JiZhu]证的发放对象为所有非苏州[SuZhou]户籍的16周岁至60周岁的外来流动人口,首次申领居住[JiZhu]证全部免费。     (吴勇 彭昊)

copyright dedecms

  申领短期居住[JiZhu]证的人员需提供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固定居住[JiZhu]处所证明材料(房产证或住房租赁合同或单位租房证明)。不满49周岁的已婚女性应当提供《婚育证明》或《苏州[SuZhou]市非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卡》;携带未满16周岁子女的,还应当出示子女户籍证明或户口簿等材料。 

织梦好,好织梦

(编辑:SN026)
    上一篇:6岁自闭症儿童认字过目不忘--中图社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苏州首批居住证昨日开始发放(图)--中国图鉴
    ·6岁自闭症儿童认字过目不忘--中图社
    ·南京疑现南唐大周后陵墓 被盗三次尸骸仅剩
    ·南京确定2011年房价控制目标 严控上涨--中
    ·苏州1所高校将当地方言纳入必修课--中国图
    ·江苏今日起征地补偿最低标准调高30%--中图
    ·男子献血被误查出感染艾滋 欲索赔一年无果(
    ·南京出台房价控制目标 需明显低于居民收入
    ·金黄色跑车街头违停续:系全身镀24K金(图)-
    ·江苏盐城清查出批而未用土地7万亩--中图网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