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出土的带有早期文字符号的黑陶罐。
墓葬出土的玉璧。
墓葬中出土了完整的人类遗骨。
中华文明的源头,除了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外,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也是重要源头之一。长久以来,考古界有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良渚文化的核心区仅限于环太湖流域,很少跨越长江这一道天堑。如今,这一切都将发生改变。近日,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江苏省兴化市蒋庄遗址的墓葬中,出土了500多件良渚文化时期的陶器、玉器等生活用品。更罕见的是,墓葬中还出土数百具非常完整的人类遗骨。扬子晚报记者 肖雷 文/摄
找榆树根,意外发现大遗址
据兴化市张郭镇党委宣传委员赵晓喻介绍,这个遗址的发现,还要追溯到2009年4月。“当时镇中心学校的孙建忠老师,沿着张郭镇蒋庄东侧的泰东河沿岸寻找榆树根。几锄头下去,孙老师竟意外地发现了一些带花纹的破碎陶片。孙老师感觉可能挖到了文物,赶紧向上级部门汇报。随后,兴化市文广新局和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到现场发掘,确定这里是一处很大的早期文化遗址。”赵委员告诉记者。
2011年,因泰东河进行全线疏通、拓宽,位于泰东河岸边的蒋庄遗址被划进工程的施工红线之中。因此从去年5月份开始,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蒋庄遗址设立项目部,对整个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如今1年多过去了,这个神秘的大遗址也逐渐露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
据介绍,虽然苏北地区也零散出土过一些良渚文化的陶器,但从来没有发现过大型墓葬、村落等良渚人生活的痕迹。并且环太湖地区发掘的良渚文化遗址,极少有遗骨出土,所以直至今日,考古界也难以得知良渚人的身高、相貌等身体特征。
3000平方米的墓葬中,整齐埋葬着数百具遗骨
前天上午,在南博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甘恢元的带领下,扬子晚报记者来到这处总占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大型遗址。3000平方米的考古现场上空,已经搭建了钢结构屋顶。一座座墓葬出现在2米多深的深坑中,所有的墓葬均呈东西向平行排列,非常规整,极少出现叠压。几乎所有的墓葬中,都保留着人类遗骨,并且很多都保存得非常完好。
据甘恢元介绍,158号墓是整个墓葬群最大的墓葬。这个墓葬的棺木,是一个典型的船棺。“这个棺木长约2.5米,宽约1米,是将一个完整的树干挖开后做成的。除了棺木特殊以外,这座墓葬的棺木外面,还发现了六颗人类头颅的遗骨,很有可能是墓主人的陪葬。墓的主人有可能是当时的军事头领,这6颗陪葬的头颅,可能是墓主人的战俘。”甘恢元表示。
南博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朱晓汀告诉记者,良渚文化时期的墓葬中出土如此多的遗骨,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良渚文化的中心在环太湖地区,那个地区的土壤呈酸性,所以很少有人类遗骨保留下来。这个遗址的土壤呈弱碱性,并且湿度较大,墓葬内保持了一定的恒温恒湿,所以出土了大量的人类以及动物遗骨。”
出土陶器上发现早期文字符号
随后,甘恢元等人带领扬子晚报记者,来到距离工地1公里外的文物库房。不大的库房内,整齐地摆满了各种陶器、玉器等文物,其中玉斧、玉琮、玉璧等玉器数十件,个个打磨圆润、光滑、精美。在所有的陶器中,一个小型的黑陶罐显得与众不同。同其它陶器上的纹饰不同,这个陶罐的表面画着一幅图案。图案内容为4根绳索从一只类似于野猪的动物身下穿过,然后被棍子挑起。“这描绘的是当时打猎之后,众人将猎物抬回聚居地的情形,是记事性的文字符号,也是早期文字的雏形。”甘恢元称。
考古意义
有望弄清“蚩尤”长啥样
前天下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先生告诉记者,这个墓葬群的发现,将解开一系列关于良渚文化的谜题。林所长告诉记者,考古学证明,良渚人无论从存在时间,还是分布空间上,都同古代传说中的蚩尤部落非常接近,可以说是蚩尤传说的原型。然而因为以往的遗址中很少发现遗骨,考古界一直未能得知良渚人的身体特征。“蒋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完整的人类遗骨,我们不仅可以复原出良渚人的身体及面部,甚至可以通过DNA技术,确定整个墓葬群所有墓葬的亲属关系,进而‘复活’一个完整的良渚部落。”
欢迎发表评论
分享到: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