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辽宁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起跑线上的公平 辽宁给予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关爱
2009-04-30
  记者 周仲全   背景   今天,是个很特别的日子,59年前,中国少年先锋队庄严成立。从此,中国亿万少年大学有了自己的组织。全省420万少先队员在党的领导下,在共青团组织的带领下,在少先队组织的引导下,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流动人口显著增长,特殊少年大学群体的生活和教育问题成为当今主要社会问题之一,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鲜明提出,“特别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快乐成长计划”应运而生。在10·13建队日的今天,团省委、省少工委联合表彰了那些对快乐成长计划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基层组织和个人。   对于特殊少年大学群体的关爱,我省走在前面。   心理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特殊少年儿童群体遭遇的两大难题   孙浩哲 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秘书长   记者:孙老师长期关注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教育问题。这一群体儿童一般会存在哪些问题?   孙浩哲:特殊少年儿童群体主要分为四类: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少年儿童、家庭困难子女、孤残儿童。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受户籍的限制而入学困难,或者要支付高昂的借读费。由于长期缺乏家庭的关爱,存在很多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心理问题和教育问题,继而带来社会问题。   记者:这些特殊儿童群体中,留守儿童占很大比例,这些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会带来哪些潜在的危害?   孙浩哲:危害很大。受不到教育的就不用说了。这些留守儿童因为亲情关系疏远、淡漠,加上教育上的失控和老人们的溺爱,就会出现问题。刚才有一老人给我打电话,就是父母不在身边的一个初中一年级的孩子,说孩子天天泡网吧,“不务正业”。现在许多有问题的孩子,问题不在孩子本身,而在于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家庭。比如说,常见的有单亲家庭、有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等等。尤其是留守儿童,因为失去父母的监管,爷爷奶奶又疏于监管,孩子缺少亲情,就会产生各种心理情绪。最终要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比如说厌学、性格孤僻、结交社会不良人员等等。   记者:您刚才也谈到了户口和借读费的问题,您认为,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孙浩哲:借读费是因为教育资源不均衡造成的,全民教育从严格上来讲不应该有城市和农村的区别,也不应该有异地教育的区别,只要孩子想上学就应该无条件地接收。但我们国家的教育资源属地化,各地之间不相通。教育经费应该是国家统筹,有一个孩子就给一笔经费,不管这孩子在哪里上学。可现在恰恰是教育经费不均衡,由地方统筹,这就造成了地方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老师、设备、校舍的建设等经费都由所在地的政府来拨付,所以,你朝阳来的孩子要在沈阳读书就要缴借读费。   户口限制问题现在比以前好多了,尤其是现在全国小学生的学杂费用全免了,无论孩子在哪读书都会享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但是,不排除有很多学校以各种借口限制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因为城里的学习费用高,很多务工人员的孩子读不起书。   农民工到城里来是为了建设城市,为了使城市的生活更美好,如果再在户口上加以限制,这些孩子就没有了归属感,就被边缘化了,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就会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所以,从教育学上和心理学上,被边缘化是最潜在的威胁,一个人总被集体排斥,会产生仇恨心理。   记者:我想,这些问题是所有的外出务工人员都会遇到的难题,很有共性。您认为政府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些难题?   孙浩哲:享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应该享有在全国范围内的平等公民权待遇。跨地域入学不应该有限制,必须无条件入学,任何人不得找借口制造麻烦。工人、市民、农民,在孩子享受教育问题上不应该有任何区别。   还要转变一个观念。我们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而不再是为地区培养人才,每一个孩子都是全世界的公产,而不是你哪个地区的私产。这样的话,就要把教育放到为国家这个大环境来提高认识,如果制度再跟得上的话,问题就好解决了。   让特殊儿童群体快乐成长不是物质的希望工程而是精神的希望工程   赵红巍 团省委副书记、省少工委主任、辽宁省快乐成长计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记者:从我省情况来看,这些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在就学、生活过程中,哪些问题更突出一些?   赵红巍:从我们调查的结果来看,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更突出些。一是心理失衡。家庭没有称职的监护人,使农民工子女、孤儿面临着人格发展、社会化和道德发展的问题,同时,这些儿童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和心理危机,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二是学业失教。一部分儿童存在由于监护人对他们学习介入过少导致的学习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儿童读书观念淡薄。我们还发现特殊群体儿童中,有近半数的孩子学习成绩较差,40%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三是生活失助。比较突出的是家庭困难儿童和孤残儿童。许多残疾儿童的家庭因为孩子的医疗费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许多留守儿童在调查中反映,他们一直与祖辈生活在一起,一部分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生活总体水平不高。四是亲情失落。部分留守儿童出生后一直由祖辈抚养,有的连父母长啥模样都记不清了,“父母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孤儿的成长带来巨大困惑,情感孤寂成为他们最大的问题。在接受调查的孩子中,父母亲外出打工年限在两年以上的占半数多,有的父母外出时间长达13年!他们要么生活中受到委屈无处倾诉,要么寻求情感生活的替代,其人格更容易为攻击性较强或偏于抑郁。五是安全失保。一些儿童、少年容易成为某些违法犯罪分子施暴的对象。一些残疾儿童容易发生被遗弃事件。   记者:从去年3月开始,团省委、省少工委开展“快乐成长计划”,就是发动全省人民来关爱这个群体,这是一件深得民心的大好事。   赵红巍:快乐成长计划以“托起明天的太阳”为主题,以服务农民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为重点,以“全面覆盖、全程关爱”为目标,针对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学习生活、兴趣爱好、心理情感等方面出现的突出问题,建立有效的领导体系,完善制度建设,整合社会资源,努力构建快乐成长计划深化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快乐成长计划工作的社会化、全民化。团省委、省少工委还将继续立足学校将工作对象向服刑人员子女延伸,立足基层将快乐成长工作站向社区延伸,确保快乐成长计划工作落到实处。   记者: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项计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赵红巍: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快乐成长计划共涉及到五个方面的主体工作。一是创建“快乐成长工作站”。着眼培养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兴趣、爱好,依托学校队部、心理咨询室及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相对集中的地方来创建“快乐成长工作站”,建立特殊少年儿童群体档案,记录工作日志,配备必要的快乐成长扶助设施。全省已在农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学校建立快乐成长工作站834个。二是开展接力助学活动。广泛动员青联、学联、青企协、团队干部、青年志愿者及社会各界人士为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生活、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通过社会募集方式设立快乐成长助学基金,对典型个案进行奖励与资助。三是实施爱心“1 3”手拉手互助活动。引导少先队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小队集体联合与一名特殊群体的少年儿童手拉手,促进与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交流与互动。四是开展“阳光少年”培训。引导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积极参加校外活动场所、青少年宫的免费培训;依托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相对集中的社区,开办“社区爱心课堂”、假日学校,不断丰富特殊少年儿童的兴趣和爱好,鼓励特殊少年儿童群体掌握一技之长。五是举办真情传输活动。结合重大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开展集中性的慰问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特殊少年儿童群体解决生活、学习中的现实问题。同时聘请心理咨询师,推行“心灵日记”,开通“亲情热线”、“师长热线”,规范和使用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建立“悄悄话”信箱、“爱的小屋”咨询室,搭建特殊少年儿童群体沟通交流的平台、缓解心理压力的平台、倾听倾诉的平台、维护权益的平台、快乐成长的平台。   记者:我感到这项计划的主要目的还是要让更多的特殊儿童积极参与进来,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爱。   赵红巍:是的,让孩子们认同,符合他们的特点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无差别教育是我们遵循的原则。我们制作了公益广告,请胡宏伟作词、铁源作曲创作了快乐成长计划主题歌《快乐成长》,请中国著名美术史家金申为“快乐成长工作站”题词,设计了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快乐成长计划学生信息统计库、活动标识、“阳光卡”、《快乐成长计划工作日志》等,新颖、时尚,吸引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说到底,让孩子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才是吸引孩子的最好办法。所以,我们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就是为了让孩子不再孤独。   记者:我觉得,解决这一问题不但是政府的责任,社会力量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方面我们做的怎么样?   赵红巍: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快乐成长计划这项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是物质的希望工程,而是精神的希望工程,它需要社会各界及快乐成长计划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和共同的奋斗。去年3月,团省委、省总工会、省妇联、省少工委、省精神文明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文化厅八个部门联合行动实施这项计划,成立了由省委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单单靠八个部门联合推动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搭建平台,让社会各界参与进来,快乐成长计划各项活动的活动形式也体现了这一点。   我们广泛动员青联、学联、青企协、团队干部、青年志愿者及社会各界人士为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生活、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我们先期选派11名辽西北大学生志愿者在朝阳北票和铁岭昌图县开展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快乐成长计划专项行动。同时,倡导辽西北大学生志愿者、退休老教师等高素质的人员不定期地与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开展免费家教及学习交流活动。通过社会募集方式设立快乐成长助学基金,实施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助学金、奖学金制度,对典型个案进行奖励与资助。团省委、省青年志愿者协会还集中开展了“手牵手,让我们一起走——牵手特殊少年儿童”快乐成长计划活动。目前,全省团队组织已招募青年志愿者1813人,并与79528名农民工子女手拉手,满足了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需求和学习需求。   记者:除了这些,还有许多的关爱单位在默默奉献,他们在活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他们是特殊的志愿者。   赵红巍:有很多。省快乐成长计划办公室与中国铁通辽宁分公司达成协议,为快乐成长工作站免费安装亲情电话2000部,发放免费电话卡200万元,惠及特殊群体的少年儿童6万名;与杨悦教育达成协议,为5万名特殊少年儿童群体提供免费英语培训。这是比较大的两家企业给孩子们提供的赞助。各级工会开展外来务工、困难职工家庭帮扶和救助工作,确保流动儿童及家庭困难子女都不会因贫困而失学。教育部门专门为快乐成长计划工作配备必要设施,要求班主任发挥重要作用。妇联创建了留守儿童之家,实施“共享蓝天”行动。同时,2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6个博物馆、128个图书馆、76个青少年宫已于假期免费向农民工子女开放。   决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   裴鹏 辽宁省昌图县实验小学副校级少先队辅导员;两次荣获全国“十佳”少先队辅导员提名奖   记者:刚才孙老师从理论上讲了边缘化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作为少先队辅导员,直接负责建站和接触这些留守儿童,您是如何体现以人为本,让孩子融入到大家庭中而不受歧视,是如何“去边缘化”的?   裴鹏:实际上,快乐成长计划的五项活动就是“去边缘化”,每一项落到实处,都会营造家庭气氛,都充满关爱。以我校为例,我校的快乐成长工作站开展很多活动,给流动、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比如说,“红领巾爱心交换区”,这是流动、留守儿童最喜欢来的地方,“红领巾爱心交换区”里的物品是由全校的同学们自愿奉献的,有书包、文具、书籍、衣服等学习和生活用品3000余件。流动、留守儿童可以用自己的物品去交换爱心交换区内的物品,也可以直接取走。留守儿童赵正缘在活动日里,用一支笔换来了自己想要的《成语工具书》,高兴得直蹦高。有很多学校直接把“爱心交换区”升级为“爱心超市”。   记者:物质上满足了,如果这些孩子想妈妈了怎么办?   裴鹏:工作站开通了“亲情热线”。孩子们可以直接打电话给父母,每到活动日,流动和留守儿童们会排着队来到这里打电话,非常方便。   记者:生活中,我常看到外地的孩子因为生活习惯不同和方言的关系而受嘲笑和冷落,你们学校有这样的情况吗?   裴鹏:我们在实施爱心“1 3”手拉手互助活动中,要求高年级的或者是同乡或者是小志愿者跟流动和留守儿童结对,从心理上抹去了流动儿童的担忧。我们有一个流动儿童叫小海,今年12岁。他是一年前从温州来到我们学校的,父母在昌图弹棉花。他说的是温州话,所以他上课不发言,也不和小伙伴交流,总是一个人躲在孤独的角落里。自从有了“1 3”互助对子后,他变了。经常是他教小伙伴说温州话,小伙伴教他说普通话,结果现在他们班说温州话成了时尚。小海变得开朗了,学习也有了劲头,他的父母也反映孩子比以前爱说话了。   还有一个特殊学生小玉,她爸爸妈妈都是聋哑人,他们靠在沈阳卖点小工艺品维持生活,孩子呆在奶奶家里,爷爷奶奶的岁数大了,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机会少,孩子很孤独,走路都低头。她的手拉手志愿者老师就把她当作自己的孩子,经常给她买来学习生活用品,鼓励她抬起头走路。有一次,孩子拿着一个小红包来到工作站,对我说:“刘老师(一名志愿者)给了我100块钱,让我买点自己需要的东西。我想打电话告诉爸爸妈妈,可他们听不见。 ”孩子一边说一边哭。我当时都想哭,这孩子懂事了,她能体会到,志愿者老师像妈妈一样在关心着她,给她鼓励,教她坚强。我说:“小玉,你别哭了,爸爸妈妈听不到,可以看到,我们一起写信吧! ”   记者:我听了都很感动,为了让这一计划惠及更多的家庭,您认为,我们还应该细化哪些措施?   裴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个人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不足,我觉得首先应该形成全社会的关爱网络。不光是学校,还要发动邻居、社区和社会上的志愿者都来关爱这些孩子,让他们在爱的包围中成长。同一片蓝天下,谁的孩子都不差,我们不应该放弃一个孩子,所以要形成社会氛围。另外,还要建立结对帮扶制度,作为留守儿童教育的主阵地,让每位教师与留守、流动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以“每周一次电话、每学期一封信、每学期做一次家访”这样的“三个一”加强与他们父母的交流与沟通,使这些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得到关怀和帮助。   我还有一个好建议,就是建立学生成长伙伴制。发动有条件的家庭,让自己的孩子跟特殊儿童建立长久的结对计划,及时在生活上、物质上、思想上和学习上互相交流和沟通,让彼此充分体验身边伙伴的关爱。我校设计的“六个一”活动就进行了探索,每名留守、流动儿童结交一个好伙伴,并集体举行结对仪式,互赠一个成长进步卡。每周通过自己设计制作的成长进步卡交流学习心得,写出自己或伙伴一周的点滴进步和有待改进的不足,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提醒、共同进步;同做一件好事,开动脑筋想办法,每月共同为学校、社会或双方家庭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进行一次团结互助竞赛。学校从不同角度评选“进步好伙伴”等,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人人都能享受集体的温暖,人人都能感受成长的快乐。   记者:今天我们的访谈对“快乐成长计划”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正如几位嘉宾说的那样,同一片蓝天下,这些孩子不应该输在起跑线上。在这里,我们要感谢一直关注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的那些爱心人士,更要感谢团省委、省少工委为这些孩子作出的努力。孩子就是明天,孩子就是希望,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相关链接
    · 和珍稀植物亲密接触 沈阳植物标本公园免费
    · 沈阳市招募清洁环境服务志愿者
    · “十二五”沈阳将开建三条地铁线路
    · 浑南新区:立体化整治环境
    · 9日,沈阳全民卫生清洁日
    · 沈北新区: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 沈阳上半年慈善筹款850余万元
    · 感受沈阳地铁 地下17米列车疾驰如风
    · 盛世盛宴——中国沈阳首届动漫电玩节探秘
    · 全沈阳市中小学校舍将逐栋“体检”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